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1-11-07 10:34李建平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李建平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方式,其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研讨意义重大。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组织现状,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实际运用中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在当前教学中,教师渐渐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合作学习模式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使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组织现状

(1)合作学习形式化

一方面,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仅仅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虽然教师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意图,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能将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当作一种形式,最终依旧回归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中。

(2)忽略教师引导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导致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过分提高,而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却被忽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虽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但是,教师却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目标不明确、方向不正确,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

(3)学生的合作意识薄弱

教师为学生进行了分组,但是在小组内,学生也会因为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的不同而出现分工学习的差距。很多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小组中没有发言权,对小组学习的内容不能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很差。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1)设计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设计探究问题来显著提升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化学问题都适合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那么,在正式开始合作学习之前,教師一定要全面思考教学的重点以及问题的设计是否适合采用合作学习,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教师需要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来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化学。

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之间讨论问题:“我们生存的地球的坚硬的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一提到硅,大家能够想到什么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提高了对信息处理的能力。

(2)合理组织,交流论证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两方面的特征,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完成。例如,在学生了解“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开始进入小组讨论环节。此阶段教学的重点为:首先,在合作式学习开始之前,每个学生都应该独立思考教师所介绍的知识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与不同介质的反应等;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分析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结合课本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在学生独立分析之后开始合作式学习。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化学实验。例如观察钠与水之间的反应等,所表现的实验现象为: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最后,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就这一化学反应进行交流,小组其他成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阐述观点,并分析钠在遇水之后会出现哪些变化。其间,组长汇总每个学生的建议,在剔除重复的内容之后,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带领小组成员对其中的每条知识点进行分析,鼓励其他组员通过自己的理论基础驳倒对方,在小组内营造良好的研讨环境。此时教师要保证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观点的机会,让同学的建议能够在组内产生影响。

(3)合作实验,强化理解

化学实验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部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选择演示性实验和简单操作性实验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实验和播放实验流程视频的方式;而对于一些操作安全、较为重要的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记忆与理解。

例如,高中阶段盐类水解是许多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模块,教师可以根据探究实验的可操作性为学生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内容,可以选择探究水解条件,根据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按照整体水平平均分组,给出实验步骤后,设置“从反应物的性质考量,是否容易发生水解?”“若能够水解,水解方程式如何书写?”“调整已给溶液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明确影响水解的因素的是什么?”学生实验前带着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与其他学生创建实验,在实验操作中领会合作学习的真义。

三、结束语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当今时代下的特定产物,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既能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又能升华其学科情感,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这一层面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由此来看,教师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另外,教师要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实际教学当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从而将合作学习的开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林家惠.基于小组合作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25):63-64.

[2]葛许鑫.高中化学教学开展翻转课堂的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90-91.

[3]俞小梅.高中化学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73-74.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