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方法的探究

2021-11-07 10:34李爱思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李爱思

摘要:小学语文中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基于此,根据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融合 探究

前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于其他事物的辨别能力较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兴趣爱好等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以及学习态度,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具有作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了丰富的知识理论,同时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我们应该让学生既掌握知识,也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

小学语文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学思想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真正的让德育教学内容回归到生活实际当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2] 。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小学主要学科,成为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依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不仅能够发挥出教材的德育内涵,同时通过开展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思想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3]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

2.1、设定德育教学目标,明确德育任务

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以三维目标为基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应该将三者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即使学生掌握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将所掌握的方法和策略,正确地运用到语言文字当中,更好地积累语言语感和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等;通过将这些策略运用到文本当中,能够真正的语文本进行对话,体会到作者的语言表达,真正了解文章的思路。在体验和感悟过程当中,不断的升华内容,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高道德思想以及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

比如:在进行《鸟的天堂》教学过程中,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14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生能够通读课文,掌握关键词,了解文章的内涵,并且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关于树和鸟的段落,真正的感受到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画面,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3.学生在开展阅读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到大自然美好之情,向往美好快乐以及自由的生活。4.学生在了解作文当中的内容时,真正的感受到整体和部分描写景物的写作方式,充分了解作者运用联想表现方式来描写景物的方式[5] 。

2.2、创设德育情境,培养感恩意识

通过创设德育教学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榜样教学法或者故事情境法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利用一些教材当中感恩教育的思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孔子拜师》这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整个过程,感受孔子的虚心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对于本篇文章的学习,其核心也是德育思想的传达,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分享一些名人典故以及感谢师恩的句子,就如:“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擇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论语)"等等,在这些名言警句的熏陶下,学生能够了解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这样小学语文和德育工作融为一体,这个过程不仅能够让小学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5] 。

2.3、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推动德育教育融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保护环境、团结友爱、和平共处、爱护动物、遵纪守法等思想内容,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鸟与树之间的故事,第二年春天,树不见了,在面对朋友用生命点燃的煤油灯,鸟儿不停的歌唱去年的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以小鸟为楷模,教育学生要信守自己的承诺,珍惜自己的友谊。又如《(颐和园》 这篇课文主要讲解的是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园林的风光,从而提高学生对祖国美好江山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应该从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着手,真正的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学融为一体[6] 。

2.4、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加深学生感悟

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又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情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对生活当中不同的事、物、景等不同的境界,这个过程是学生情感生活和人生的基础,又引领着学生走向更加广博的思想境界中。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以大年夜这一特定环境为基础,小女孩通过擦燃火柴的方式,幻想着与大年夜的食物。然而,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的场景中被冻死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度过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通过与自己生活经验相比较,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当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与文化知识教学地位是同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跟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争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 魏培红.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方法探析[J]. 考试周刊,

[2] 李健民.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与融合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3] 陈梅芳.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

[4] 姚丽.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方法[J]. 文渊(小学版),

[5] 曹纯杰.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管窥[J]. 教学研究,

[6] 和学会.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