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1-11-07 10:34洪霞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有效性小学

洪霞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其教学方式无法保证课堂的高效性,不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热情和积极性,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学生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道德与法治对他们三观的形成与抵制外界不良诱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活动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良好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相关的法律知识,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学科。对于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知识储备,提高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脱离了小学生成长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小学階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更侧重于讲述道德与法治理念,对于相关法律相关的法律条文主要是通过探究与分享的形式出现,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理念和法律条文的学习较为困难,难以通过文字而非趣味性的故事与活动加以理解。另一方面在讲授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时,教师往往局限于课本所涉及的知识点,没有时间将法律知识拓展到课本之外,以开阔学生的法治知识视野,这都使得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

此外,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仍需提升。目前,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作一门可有可无、对学生学习成绩不会造成影响的科目。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小学阶段学生正在发展的思维能力的限制,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到了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前进和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新颖、有趣,还能将文字性的内容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小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例如,在教学“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时候,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因而难以充分理解中秋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关于中秋节的学习资源,并将其整理成为课件,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理解。在资源形式上,教师不仅要引入文字资料,还要多搜集一些图片、视频类的资源,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资源的内容上,要包括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营造出中秋节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的重视。

(2)实施生活化教学,加强学生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理解学科知识。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不能脱离实际、空谈理论,而是要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挥这门课程对学生生活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的时候,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的意识,能够参与制定、了解和遵守班级规则,与学生的班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此,教师可将本课的教学与实际的班级管理联系起来,让学生联想日常的班级规则,说说班级中“讲文明,守规则”的表现,同时也要指出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填写任务卡的方式,针对不文明现象制定班级规则。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班级生活记录表》,以便学生约束、记录自己的行为,形成监督的作用。

(3)改变思维定式,促进自主学习

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想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现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启蒙和发展。但是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授课情况来看,教师一直都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思维上的固化,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和发展。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对自身的思维定式做出调整和改变。

例如,在“正确认识广告”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利用课件播放一则可口可乐的广告,并让学生通过观看这则广告,试着说一说这种广告的特点是什么。比如,这则广告采用了夸张和过分渲染的宣传方法。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广告,并对这些广告进行合理化地分类。比如,根据广告出现的地点进行分类,广告可以分为电视广告、手机广告等;而根据广告的对象来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食品广告、旅游广告等。当然,教师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广告的看法和感受。最后,为了实现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启蒙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广告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隐藏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具体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激起主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素质教育体系的构成内容,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研究,勤于反思,总结当前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探索改进的方法,以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创设出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范.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7):93-94.

[2]尤洪娟.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8.

[3]王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提升研究[J].智力,2020(06):142-14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有效性小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