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2021-11-07 10:34王晨园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过程

王晨园

在对“乐思数学”的研究过程中,采用课例研究法对复习课的教学新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在乐思数学教学主张下运用思维导图让传统复习课焕发新生。乐思数学课堂非常重视儿童的主动性,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参与的同时我们希望让儿童的学习行为“入股”式参与,即每一次的活动都希望儿童带着自己的成果和思考前行。因此在课前请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可视化。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可视化工具。作为可视化的图式工具,思维导图能帮助学习者对同一主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的表现。它按照人与生俱来的思维习惯,对个体的思维过程进行记录,以放射状的形式将思考图形化。这一放射状的形式,恰如人发散性思维思考的过程。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以一个主题实现不同分支的扩展,从而构建出一张具有知识关联的知识显性网络,可以通过这个网络造血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思维导图不仅仅是在知识整理的显性层面存在这重要的价值,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将知识的学习进行内化。

二、思维导图的在复习课中的价值

在乐思数学的复习课中,思维导图只需要一些关键、精简的词汇就可整个单元知识进行表述和概括,可以将繁杂的知识精简化。并可以呈现学生多样化的思考过程,是更加开放的评价模式。在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是学生知识再加工的过程。以主题化的思维,让知识间的联系更加显性化,抽象的知识更具象化,松散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有条理地把握知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看见”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这对于零碎的知识来说,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

三、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在学生的应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开始就会的,学生需要一个不断适应和学习的过程。从原来固有的“练习式”知识整理,向思维导图方式的知识整理转变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在乐思数学的主张下,教师发挥其主导,来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并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的效率,提升思维水平。

(一)识:认识思维导图是前提

对于一个新的事物,学生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思维导图是制作思维导图的前提。对于思维导图的认识,学生需要认识思维导图中的主题、主干、分支、举例、知识联系等关键部分。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四上《线与角》单元的思维导图中,首先是看到一个以“线与角”为中心不断向外分散的网状图。在这个网状图中,“线与角”就是找个思维导图的主题,“线”“角”就是主干,线的类型、角的分类就是分支。在周围布局的练习题,就是例子。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是需要学生有明确的认识的,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也是关注的重点。在《线与角》的思维导图中,就有四个层级关系。

(二)梳:知识梳理是基础

思维导图是知识整理和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工具,当然在进行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也需要对原有零散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思维导图并不是想到那里写到那里的一张“思维草稿图”,而应该成为思维条理化和具化的承载物。在做思维导图之前,可以先制作一张“前思维导图”,这样的前思维导图是将知识进行梳理。这一步的知识梳理可以将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条理的列举。在列举的过程中,可以无需考虑知识的联系性,仅仅就是将知识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写下来即可。在按顺序写出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在回顾的过程。

(三)仿:积极模仿是过程

积极的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和本质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在做思维导图的前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比较成熟的思维导图,可以从网络上进行获取质量较高的思维导图,也可以教师利用一节课或者多节课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板书在黑板上。观看教师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得到了发展,虽然不是自己去做思维导图,需要去时刻关注教师如何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关联的。这是学生需要思考的,这也是模仿过程中需要教师去强调的。否则就会出现与教师一模一样、缺乏学生个性思维的思维导图。

(四)创:自我创造是结果

自我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梳理、再思考、新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去设计思维导图。基于思维导图的单元复习课,“图”的绘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第一学段以教师绘制思维导图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初步尝试用思维导图整理单元知识。而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需要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自我来创造、绘制思维导图。在自我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回忆之前对于思维导图的认识和理解,借助知识梳理,来创造具有层级关系的思維导图。借助前期做的知识梳理,再去思考每个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性,就可以创造出完善的思维导图。

学生通过“识—梳—仿—创”的过程,能够逐渐的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自己的知识整理的过程中来。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的重难点、知识的交叉点,可以更好地将知识灵活的应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需注意的问题

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因数学学科的特点,既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把握“乐”,更需要把握数学“思”的本质,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就需要避免数学思维导图的“美术化”,追求思维导图的美观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因为现象而忽视本质,应该将数学的系统化思维,知识的条理化作为思维导图考察的重点所在。思维导图是极具个性化的作品,一定要保证学生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的主导性地位,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呈现结果,这也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结果,教师在评价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的个体特征,不能以偏概全。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有教师的教,有学生积极参与的学,同时还要有教师、学生的评价,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和提升也是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将思维导图的学习与应用形成良性的闭环。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过程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绘制世界地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神秘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