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探讨

2021-11-07 10:34黄舒翔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有效运用

黄舒翔

摘要:在开展日常学生工作的过程中,中职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之间的期望差异值,不同的学生也能够从班主任的言行中感受出老师对自身发展的真实期望。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表扬与夸赞有着更高的需求,由于中职学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表现自身期望值对于中职学生有着更高的需求,其班主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依靠自我实现语言的期望以及自身维持性的期望。鉴于上述情况,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贯彻落实期望理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的建立起对学生积极的期望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表达,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期望理论;中职班主任;应用工作;有效运用;价值探讨

在学校内部,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以及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都是由班主任养成,通常情况下,中职班主任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在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的关键点。从某个角度来看,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

一、期望理论在中职班主任工作发挥的实质性意义

期望的含义主要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现实了解基础上,班主任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現以及日常的行为举止所推断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班主任对于学生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何种人有着一定的心理暗示,良好的期望能够促进中职班主任主动挖掘所有学生的闪光点,从而为今后参与工作奠定扎实基础。中职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善用积极的话语或行动及态度评判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一步使用与之特点相对应的教学教育方式将自身的积极行为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后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与肯定,此种情况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进一步帮助中职班主任获取期望进步的效果。

通过美国的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雷诺·贾可布逊在他们所发布的书中描述,利用语言的刺激对于学生进行特殊刺激后,该部分学生的智力明显超过了寻常的学生,虽然没有确切的实验能够证明学生在接受积极的期望引导之后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成绩,但是该部分的学生在期末的表现中的确“优”于他人。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能够简单的认识到班主任对待自己的态度与其他同学态度的差别,特别是针对部分态度不好的班主任,学生都会在心中暗示是否班主任有偏心等倾向。对于中职班主任的期望以及部分自我认同感较高的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得到老师“喜欢”的暗示,并且能够从根本上表现出更强的倾向教师性,并愿意为了获取老师的认同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成绩。但是对于部分自我认同感低、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则会很容易对教师的差异出现过分的扭曲、排斥,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心理,不愿意接受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学生的帮助,由此可以得出,越是成绩较差、日常表现较差的学生越需要班主任进行期望干预。

二、中职班主任的期望表现形式

从基础层面来看,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期望仅仅包括两种表达形式,及自我实现预言期望以及维持性期望。自我实现预言期望主要指的是一种预先性的期望能够引导人们将该期望转变为现实的行为,而维持性期望主要指的是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按照某一个特定的要求持续发展。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自我实现预期期望往往比维持性期望更加具有影响力,且其对学生的行为引导更具有导向性。自我实现预言性期望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在此刺激下产生一定的变化,其着眼点主要在学生发展变化上,并且在教育中发生的作用变化更大;维持性期望主要是建立起一种能够始终维持某一个特定行为的模式,从而进一步减小其变化,但是中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断完善发展的,因此必须由班主任对其进行监督,帮助将其的注意力利用在恰当的位置。

从传统发展情况来看,中职班主任对于优秀学生总是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及言行举止,并且更愿意对该部分学生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并且为其提供更多的优势机会,尽可能的让自己所设定的“预言”朝着现实发展。对于部分差等生通常是持有较为低调、消极的“预言”,甚至给他们提出更高低水平的要求,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甚至可能不为其产生任何积极性的发展机会,这种情况往往也会使“预言”成为现实。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预言”,都会因为现实情况的加持而逐渐变得真实、可靠,并且能够使得中职班主任和学生的内心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

从上述层面上来看,为了能够促进中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中职班主任需要朝着自己学生所期待的方向对待他们,并且需要在不经意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认可,只要学生接收到此类信息,则能够从根本上激励他们作出积极的回应。具体而言,在组建新班级时,中职班主任必须充分的给予学生同等的机会,才能够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在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班主任需要给予自信心不足以及能力水平有所欠缺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从而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在新的学期开始之处,中职班主任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专业技能,为每个学生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期望,在进行班级管理以及整体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坚持不懈的坚持此类的期望,并且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表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中职班主任未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每一名学生内在的期望与要求,并且每一名学生的期望无时无刻在发生变化,在此种发展情况下,中职班主任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对学生提出积极、向上的预言,并且努力的帮助学生朝着预言努力,进一步让学生成长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镇译.期望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04):36-37+58.

[2]都红伟,吕衍娟.期望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1994(04):32.

[3]缪仁贤.期望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1991(03):34-35.

猜你喜欢
中职班主任有效运用
中职班主任工作难点解析及对策探讨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