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童谣活动,提升语感能力

2021-11-07 10:34张会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张会

摘要:语感是一种感受力,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是在长期的言语实践训练中对语言文字直接、快速、敏锐的感悟能力。契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认知水平,童谣是孩子诵读的最佳作品。童谣,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在诵读童谣的实践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进而提升语感能力。

关键词:语感能力 童谣活动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线语文教师应着眼对学生语感和素养的培养。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知识储备极其有限,多多诵读童谣,对巩固拼音、词汇积累、语感习得、思维拓展助力颇多。教师要巧用童谣创设活动情景,提升学生学习言语体验,激发其语言学习兴趣,进而慢慢强化语感。

一、诵读童谣,沉淀语感

反复诵读是学习语文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品出语言背后的内涵和情感,正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就是一种慢慢浸润、潜移默化的语感训练。经典童谣“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这首数字童谣节奏明快、用语形象、富有画面感,便于儿童理解、感悟和诵读。 比起直白枯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信这首《一二三》更能让孩子记住各个数字的“出场顺序”。因为它巧妙地将数字变成了孩子们具体可知的形象了,化抽象为具体,能迅速提升孩子的数数能力和语感能力。再如童谣“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这是一首绕口令童谣,孩子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能直接感知其语言的节奏感极强,尾字押韵,孩子读来朗朗上口又饶有趣味。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还能让孩子在诵读童谣的过程中,感知童谣的节奏,发现童谣语言的独特美丽。提高吐字辨音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感能力。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词汇量比较贫瘠,掌握的句式比较少,因而现阶段语文学习方式应着力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直接感受,而非理性的解析。诵读童谣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鼓励学生诵读童谣,在诵读中增加积累,沉淀语感。笔者让学生初读童谣获得感知,之后巧設一两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聊聊童谣,重点放在“读”的训练上,通过自我练读、同桌互读、拍手读、打节奏读、花样读等等,充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要巧用童谣引导学生看名家诵读视频模仿诵读,听老师示范音频关注童谣的节奏与停顿,让学生借助读来感知语言。总之,诵读童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

二、想象童谣,激活语感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正处于抽象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年龄小,知识储备不够,喜欢有节奏、直观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应依托形象思维来“引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转化成直接、可感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但的体验中陶冶情操,以感同身受童谣创设的具体意境,进而激活学生潜在的语感种子。在童谣教学中,带领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文字描绘的情景,领悟情景。如:在童谣《蚂蚁搬虫虫》中“小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这是一首关于动物科普童谣,如果简单的教学就显得索然无味,如能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工整的句式和超强的韵律感,展开想象,用自己对语言描绘出蚂蚁是如何搬运粮食情景,进而领悟童谣所蕴含的情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事”。激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关联起来,才能领悟其丰富的内涵。笔者通过开展“童声童画”、“童谣绘图”、“童谣配图”等实践活动,启发学生顺着童谣内容大胆想象,合理绘画,拓展思维。在老师的启发性的引导下,结合童谣的具体内容,依托想象在脑海中建构具体的画面。将硬邦邦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直观活化可感的情景画面。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带领学生深入童谣所刻画的世界,在形象灵活的童谣世界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辨得出的多彩的世界。通过文字转化图像激活学生语感因子,有效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三、创编童谣,习得语感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深化语感。笔者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了仿写、创编童谣的活动。所选童谣以短小、贴近学生生活为宜。如:童谣《草地上》蝴蝶飞飞扇扇子。蚂蚱跳跳踢毽子。小树摇摇玩影子。风给花穗    梳辫子。”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童谣,蝴蝶飞、蚂蚱跳、风吹小树摇,景美物可爱。只要善于观察,处处皆美景。笔者在引导学生感知内容,简单分析儿歌的结构特点,尝试去思考、去探索,将生活中经历有效迁移到童谣中,从而进行二次创编,为此,既强化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学中,要注意多引导学生从好玩、有趣的方向来说、编,基于多元视角进行创编,赋予童谣更多的趣味的因子。在童谣说、仿、写的创编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加快学生对语言文字处理速度,锤炼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恰当性。

激发自身语言沉淀,进而习得语感,内化语感。

于老师而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自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精选筛选优质童谣,并凭借多元化的手段激发学生诵读童谣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童谣实践活动中,亲近童谣、感受童谣,爱上童谣,并发展语感、构建语感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洁.读童谣,习语感[j].教师(中),2014(3):6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