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2021-11-07 10:34杨艳敏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行为习惯影响

杨艳敏

摘要:幼儿时期是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幼儿时期的儿童各方面能力还没有形成,需要家长和教师予以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情绪相对不稳定,波动较大,对事物的好奇心旺盛,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幼儿的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学习模仿力较强,但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让幼儿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让幼儿的思想认识和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绘本教学;幼儿;行为习惯;影响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幼儿园教师普遍认识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实现行为习惯的转换,从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一、绘本教学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影响

绘本教学可以从思维层、内容层、情感层,对幼儿行为习惯塑造产生影响。从思维层的角度来看,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差、知识储备少,面对某一问题时很难对其进行抽象的分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将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化,绘本教学可以依托形象思维,强化幼儿认知过程。从内容层的角度来看,当下可用于幼儿教育的绘本较多,帮助幼儿塑造某种行为习惯时,教师就可以从丰富的素材中抉择适宜的绘本。从情感层的角度来看,绘本中的大量图画,可以引导幼儿认知形形色色的情感表现,同时文字内容也可以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被幼儿逐步领会,可以较为高效地帮助幼儿从绘本中获得情感体验。

二、绘本教学应用于幼儿行为习惯塑造的措施

(一)介于教学目的下的行为习惯塑造措施

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当重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分析及对方案可行性的分析。从幼儿行为习惯分析的角度来看,幼儿行为习惯分析包括整体性分析和个性化分析,其中整体性分析是介于幼儿群体,分析幼儿行为习惯共性,并从共性中识别出幼儿行为习惯弊端,若能行之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样可以更好地辅助幼儿行为习惯的优化工作。个性化分析是依托個性化差异,对各个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行为习惯弊端,从而针对性地展开因材施教教学法。

例如,在展开绘本教学中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整体性分析时,如果发现幼儿普遍存在行为习惯不佳的情况,幼儿教师便可以结合幼儿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性化分析时,可以具体细分到洗手习惯、脏衣服更换习惯、规避脏东西习惯等,若能针对某个幼儿的某种坏习惯进行有效的引导,则可以在幼儿卫生习惯塑造上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目的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因为幼儿对消毒液的认知颇为匮乏,若初步拟定消毒习惯为教学目的,经方案分析,了解到消毒液对幼儿的危害性,就可以放弃该项教学方案。

(二)运用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生活能力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应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刷牙、洗手、洗脸。教师可以通过图画书指导孩子们完成这些生活任务。比如,在一个图画书故事里,主人公结巴着把肉放下,吞下的肉像绳子一样缠绕在精灵周围。英雄的胃堆积在山中,十一人无法打破食物。英雄的肚子突然疼起来,他吃的食物变成了冰雪。在图画书故事的形象中,孩子们明白应该慢慢地咀嚼本质食品。比如,在图画书故事里,蒂姆和斯特鲁普不喜欢吃,所以施魔法吃lun。他把土豆拧成一颗球,把西红柿和米饭放在一起。蒂姆和斯特鲁普很感兴趣,他还把食物放在各种各样的图案上,使食物变得有趣,喜欢吃。指导画册逐步提高儿童的生存能力。此外,教师应不断加强儿童的行为动机,指导他们提高生活能力,及时注意他们具体的生活评价,重视儿童的日常生活表现,鼓励儿童对生活习惯投入更多激情。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儿童生活中的任何运动,善于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鼓励儿童探索和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例如,当教师发现儿童按钮和鞋带等小细节时,他们必须及时鼓励和表扬儿童,鼓励他们探索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好习惯一生都在培养,坏习惯一生都在培养,改变起来也不容易。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伴随他们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用儿童读物故事将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立生活能力。

(三)运用绘本教学,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图画书教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图画书的故事内容向孩子们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逐步提高儿童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儿童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从而激发儿童的积极性。上课时,老师应该认真指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好好观察周围的事情,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根据他们观察到的结果积极探索。教图画书时,教师可以正确指导孩子们学习观察图画书的封面,讨论图画书的封面上看到的内容,并指导孩子们大胆猜测图画书的内容。儿童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积极讨论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培养。教图画书时,孩子们应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图画书时,教师应正确选择图画书分享的历史,正确指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分享。教师告诉孩子们一些图画书,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实际活动。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图片搜索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相关交流活动,使孩子们能够逐渐学会与他人分享。在课堂上讲话时,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逐步提高。孩子们讲述了自己最喜欢的漫画故事后,老师应该正确地表扬他们,这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表现意志和自信。为了帮助孩子们与他人一起学习,应该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建图画书共享角。孩子们可以把他们最喜欢的漫画书或玩具放在共享的角落里,逐步指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阅读绘本时,教师要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和思维能力。教师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时要张弛有度,以免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禚海娜.论幼儿绘本教学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J].中华少年,2020(07):17-18.

[2]顾安笛.绘本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217.

[3]银冬姣.绘本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145.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行为习惯影响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