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多元化地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2021-11-07 10:34闫文征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小学数学

闫文征

摘要:家庭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方式。所以,各学科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小学数学教师也同样不例外。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多元化地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减负增效”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观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从他们知识掌握情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个性化、趣味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中常见的问题

(一)传统作业观仍然存在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響,认为只有学生进行多样性和全方位的练习,才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并且在考试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在这种传统作业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往往只注重作业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导致学生并不能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自主性地选择作业的内容,并且学生整个作业的完成过程是非常机械和单一的。学生长时间地面对单一和重复性的作业,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还会使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形成固定化的思维,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二)作业布置的整齐划一,“一刀切”

小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

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的难度、数量是统一的,对作业的评判也是统一标准。这就使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了”。优等生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作业之后便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学困生用时很长也难以完成,最后不得不敷衍了事,这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类别多种满足差异需求

在家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特征,并能够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类别多样的作业形式,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例如,有些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一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简单题目,因为完成的过程比较轻松,所以学生也会逐渐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并愿意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有些学生天生思维敏捷,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针对性地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难度,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

(二)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在为学生讲解了有关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四根木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考虑如何增加一根木棒起到一个良好的稳定效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又如,在为学生布置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作业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寻找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品并记录它们的特征;(2)要求学生用尺子测量家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并且做好记录;(3)要求学生选择家中的物品作为原材料,在家长的帮助下切割出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总结两者的异同。教师在向学生布置完这些任务之后,要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所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

(三)设计体验交流类型的作业

以小学数学《厘米、米的认识》知识点教育教学为例,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依靠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对于1厘米和1米的长度意识,知道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使用小手去量黑板的长度,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具体测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养成认真做事情的习惯,正确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布置对应生活化作业的时候,是基于上述教学目标进行的。因此实际的作业内容为:(1)测量一下我们的黑板有几扎?(2)现在需要给自己的课桌做一个课桌套子,请问需要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需要提供哪些帮助?在思考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在上述的家庭作业中,课桌套子的形状需要与桌子是一样的,这就牵涉到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知识,此时会与家庭成员进行交互,学生会使用软尺进行测量。再者在爸爸或者妈妈引导其测量的过程中,其还需要进入到对应布料的选购中去,还需要到裁缝店去进行定制,这样的整个过程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成为践行者,这样可以使得其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四)因人而异分层布置

首先,要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分层。对于基础相对较好、自制力强、知识扎实的学生,教师要提供有一定难度的精致作业,量不宜太多;对于智力较好但是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立足于巩固学生基础,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对于学习困难,存在短板的学生,教师要以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其次,要对设计的作业难度进行分层。日常作业一定要控制好难度,否则就是作业量少也可能因为过难而增加学生的负担。要把每天的作业按照基础题、中等题和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进行划分,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自助餐”,使学生都能够做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乐趣与收获。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各类科目的最初阶段,也是兴趣培养和方法养成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要以兴趣培养和方法养成为主要教学目标。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按照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点,采用多元化的家庭作业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18):147—148.

[2]宋文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化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J].读写算,2020(18):140.

[3]刘晓静.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实践研究[J].新智慧,2020(4):76.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小学数学
利用智能应用平台提升体育家庭作业的量化反馈实效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如何优化设计语文家庭作业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