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

2021-11-07 10:34宋先德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使用价值教学成效导学互动

宋先德

摘要:导学互动以生本教育为立足点,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师生互动探究的层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升学生团结协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加强教学反馈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推进课堂教育高质量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导学互动;教学成效;初中数学;使用价值

引言

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包含一个核心和两个方面,一个核心是牢牢抓住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两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然而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教学方式改革仍然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老一套教学理念,不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坚持用题海战术和偏题、怪题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内容,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供一线教职人员参考交流。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使用价值

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而言,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方式,摒弃原有的落后、陈旧思维模式,用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武装自己。倘若还是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断地去应付各种考试,给学生讲解固化的解题步骤与解题思路,学生掌握的途径是做大量的练习题,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会令人失望。加之,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寻求答案,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教师只是扮演引导与协助的角色。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参与方式,主要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探究等方式,不断寻求新的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学习节奏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节的,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完成思想碰撞,加深与同学之间的感情,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加强预习

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听课时做到有所侧重,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预习导纲的设计,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师在设计预习导纲时,一方面,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控制预习导纲的难易程度,避免预习导纲设计过难而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需要学会利用预习导纲,根据预习导纲的内容对课程进行整体把握,在预习过程中将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在教师讲课时着重听该部分内容。同时,学生也可在预习时尝试自己解决难题,思考解决方法,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

(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相较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具备较强的逻辑性,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也有所提升,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当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提升师生之间交流频率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点的兴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来说,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为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联系的数学情境的方式,在便于学生融入情境中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方说,在开展《轴对称图形》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当地超市的几张货架照片,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找出照片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给予在相同时间内发现轴对称图形小组以零食奖励的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的记忆,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时,笔者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诸如小区门口对称的对联、对称的灯笼等图片,以及展示教室内的书桌、教材、粉笔等常见物品后,通过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方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的兴趣,从而达到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

(三)合理进行互动,深化问题理解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科,因此更关注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课堂虽然是教师主讲,但唯有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中强化应用,才能不断巩固重要内容。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对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式”时,教师给出若干个方程,一边让学生回忆方程的定义,同时提问什么是元、什么是方程。特别是期中、期末复习,教师要着重通过一题多解来检验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cm,现有两个动点P和Q分别位于BC和CD上,当P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P和PQ垂直。(1)试证明Rt△ABP∽Rt△PCQ。(2)假设BP=x,梯形ABCQ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Q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P∽Rt△APQ,求x的值。通过问题的逐步深化,培养学生思维逐渐展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与逻辑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受一些知识点难度较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普遍偏低,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段文杰.初中数学教學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46-147.

[2]张梦寒.“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53.

[3]吴晓娟.关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133.

猜你喜欢
使用价值教学成效导学互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导学案探析
论全息投影技术的使用价值与未来发展
生活化教学中提升数学教学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