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减负增质”

2021-11-07 10:34朱琳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朱琳

摘要:“减负与增质”不应是传统观念中“放羊式教学”,也不是减少教学质量与教学内容,而是认真构建教学模式,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成为了本文论述的方向,对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减负增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顺利开展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质

引言:在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下,减负增质的教学概念能够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路程,是通过解决如今学生学习压力大以及高分低能的现状,而提出的有效教学策略。减负增质其意义,是以思想政治为基础,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教学中的首要目标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强化自身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通过主观意识强化自身学习观念。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新课改的标准要求进行教学内容构建,在课后阶段教师也应严格要求学生的复习,在作业布置内容方面,应注重“四轻四重”即轻数量重质量,轻死记重理解,轻结果重过程,轻机制重创新。其次,应撇弃传统教学观念,全面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综合技能能力,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板书的设计应精简科学,更方便学生理解;在教学中重点帮助学生认读生词,提升语感,构建合适的教学活动,在朗读理解训练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朗读规则,并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教学时积极构建记忆点,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教学内容,激发积极心态,在兴趣中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着重注意古诗与短文的教学内容,积极帮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做到有的放矢,人人过关。再次,教师应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学生学习规律、基本知识掌握过程,设计具备合适情景语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综合运用型实践活动中有效锻炼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在模仿中熟悉学习知识内容,并尝试将语文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通过营造真实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二、精讲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科学构建教学内容,在课前精心备课,在课中认真精讲,在课后组织听说读写方面操练的同时,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足够精简,贴切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重构建多样化教学活动,展开教学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创设有效且可行的学习任务,使教师成为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引导者,不断彰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诗词五首》时,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创设学习目标,让学生深化语文学习思维,结合诗词大意,展開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形成良好的语文系统性思维,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促进可行性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再比如,在学习语文教材中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让学生与教师教与学的角色进行转变,有效调整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围绕着教师的领读中,展开系统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个人认知水平,高效完成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目标。

三、活用活化教材

为使教材内容活灵活现,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与要求,结合教学大纲,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整合,并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化繁为简易于学生吸收。在备课时,教师应以教学行为动态化来讲授静态的语文知识,犹如拨开乌云见月明,为学生排忧解难,找出知识重难点的关键因素,使新旧知识连接起来,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再依据学生的个性因素制定合理科学且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依据学生自身语言水平与发展规律,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语言知识与技能,应从三个方面创设,第一,从学生熟知的语言出发,创设机械性的语言操练活动;第二,教师要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创设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第三,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真实的交际活动。三者有效结合,在熟悉与模仿有意义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理解并应用语言。

结语:总而言之,如若教学内容相对复杂,学生较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消极情绪。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能够察觉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负增质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内容。目前减负增质的实施还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使减负增质工作的开展具备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重视其减负增效的实质,不再将其视为一句口号,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经验的积累迎难而上。减负增效的实施方法也是众说纷纭,因此,教师应能够通过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合作交流,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交流经验,不断查漏补缺,构建贯彻落实减负增效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于青.数学课堂提质提效教师有效调控是关键[J].小学教学参考,2010(20)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