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几点思考

2021-11-07 10:34马红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例抽象小学数学

马红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地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逐步进行改革,教学观要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小学的数学教师开始重视构建“动态生产”教学课堂。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例谈一谈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抽象;动态生产;教学实例

学生之所以认为数学学起来比较困难,是觉得数学知识太抽象。抽象、推理和模型是数学学习的三个重要数学思想,期中抽象是数学最本质的特征之一[1]。抽象是与“具体”相对,是指脱离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和关系。它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从事物或各种事物之间提炼出来的某种属性作为独立思考的对象[2]。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研究,体会它们是如何被抽象,概括出来的。

介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不仅研读课标、教师用书、教材,还要像中医号脉准确掌握病情一样把握学情。课堂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要融合为一体,而数学知识的特点让一些学生觉得如法入脑,怎么样让学生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可“触手可及”,怎样让课本上静态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得以呈现……这留给我很多思索。

“动态生产”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看待课堂教学时要站在动态生产的角度[3]。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才能使课堂因生产而变得精彩,才能让小学生们在自然和谐、生动活跃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发展、进行成长。

一、抓住前测资源,为动态生成课堂铺平道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堂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老师把握准学情,在此基础上构思出有效的教学活动。老师光凭经验是不够的,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前测。

回顾《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小学生对“小数”熟知,但又不深入,一知半解。我所教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不尽相同吧,不进行前测,心理没有底气。像《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样的课型,前测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学校在2020年初引入了醍摩豆云平台系统,为了学生的前测提供了抓手。我在在教学系统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了道前测题目 是非题:1.78读作一点七十八;‚是非题:4元2分是4.2元;ƒ单选题:糖糖的身高1米4分米,写成小数是(   )米;④单选题:下面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⑤段选题:下图中直尺上的三个刻度分别是(  )。学生通过在线评量,系统生成前数据,为前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表格。全面地展现了学生的正确率。老师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把握准学生已有的经验,避免花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上,课堂时间也能得到合理地分配。

二、冲出瓶颈,精心设计教学,为动态生成课堂添砖加瓦

新课改理念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的要求,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对教学方案设计要精心、全面。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在我刚入职时教五年级数学有关小数的乘法分配律时,当时没有教学经验以及小学阶段知识体系不清,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发现式子特点,没有注重式子的内涵。总结出来一些自认为有用口诀让他们记住,认为学生这样就会用运算定律。现在想想数学知识让我教的成了静态的,只是知识的讲授,处于静态缺少动态过程。学生只是知道面上的一些,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背后的奥秘的过程被省略,学生思维被禁锢。

两年后,我在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教学中,前期的失败迫使去研读有关书籍,设计出适合自己班学生的教案。我这次教学采用了动态的数学游戏,数学游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自然愿意身心投入期中。为了让数据直观,我准备了一个透明的盒子,上面画着个6个小球红色卡片卡纸若干张、上面画着个6个小球的绿色卡纸若干张。

课始,两个同学分别拿有红色、绿色的卡片,先后往盒子里放球,其他同学也要互动起来,一起大声数“1个6、2个6、3个6、4个6…”、红球放完,放绿色小球,在学生自己提出“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小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7×6   +   3×6   =  (7+3)×6

7个6  +   3个6  =   10个6

通过放不同张数的卡片,学生又举了大量的例子。学生思维动起来,轻松的从运算的意义角度来探究。这样“教学直观”进行教学,为进一步建立“逐步抽象”做好准备。

具体向抽象过度,由上面有一定数目的小球的卡片,到空白的卡片。学生还可以自己的想象这个卡片上有几个小球,从而学生根据发现举了大量例子,最后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内容,并用字母表示,进而掌握简便运算。通过数学直观,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为抽象的提高铺平道路。

三、抓住动态生成,不断反思教学,为动态生成课堂锦上添花

课堂的动态生成是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而衍生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做到对每节课都进行教学反思,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学设计产生反差的细节,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反应以及自己处理问题时的解决方案是否得当,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反思[4]。

回想《三角形》教學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心目中三角形的样子,在白纸上画出来。然后分组讨论他们画的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只是以为地教学设计流程来走,没有把握住学生课堂资源生成。课后在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在三角形复习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思路,向学生展示没有画好的三角形,让学生讨论没画好的原因,学生你一言我一句,三角形的特征在学生错误的资源中得以突破。老师往往忽视课堂错误资源,或害怕被学生的错误资料带偏。而次课堂老师能静下心来融入学生动态生成,从学生的动态生成中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结束语:

动态生产的课堂,充裕着鲜活的生命力,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情感得以释放的课堂教学。新课改不断呼吁教师积极构建动态生产的课堂模式,教师要努力做好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科学教育出版社,2017:39.

[2]裘光明.数学辞海[G].山西太原出版社,2002.

[3]王本喜.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课堂生命活力[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8):91-91.

[4] 曹英. 让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灵动,精彩[J].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9(7):70-71.

猜你喜欢
教学实例抽象小学数学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简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学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