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

2021-11-07 10:34程芳芳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

程芳芳

摘要:《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在人的一生中,所有的交流和思维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便是幼儿阶段。”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课程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而且幼儿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和喜欢新奇事物的显著特征,游戏精神与幼儿语言发展的融合,大大增强了语言教学的趣味性,为获得高效的语言教育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老师需要意识到游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基本的词汇,体会语言文字的用途,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让游戏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实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语言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想说、敢说、会说的孩子,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

引言

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了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及促进幼儿语言发展,需要幼师充分意识到语言同游戏结合的重要性。实际的教学过程,幼师将文字学习、语言交流沟通等知识内容融入游戏中,可通过利用幼儿喜爱游戏这一特征,在游戏中学习及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提升语言教学活动效果

现代教育极力强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但大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不仅采取的教学方式单一无趣,更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以致幼儿无法较好地融入语言教学活动当中,甚至幼儿因缺乏生活化环境而降低学习语言积极性,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幼儿语言能力提升。对此,教师可为幼儿设置生活化游戏情境,即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设置为情境,吸引幼儿参与其中。

以“医生”游戏为例,教师可挑选多名幼儿分别扮演医生与护士,教师则扮演患者。在具体游戏过程中教师先向幼儿提问:“医生,我病了,但是我怕疼,我不想打针。”“请问医生,医院除了打针,还有哪种治疗方式呢?”上述情境和问题均与幼儿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此时幼儿会转动大脑调取以往和医院接触的经历,并在游戏中借助自身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述教学就将语言知识转为生动游戏,更能让学生学会留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借此强化语言能力。

再以“娃娃家”语言活动为例,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妈妈的围裙、爸爸的公文包、爷爷奶的头套、沙发起居室、小床、娃娃等多种材料。在具体游戏中,小王扮演娃娃家的爸爸,回到家先把手中的公文包交给带着围裙的妈妈,之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小红与小李扮演娃娃家的爷爷奶奶,小芳则扮演妈妈带着围裙不停地忙碌。每个幼儿都投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此时老师走进娃娃家说道:“我是你爸爸的好友,请问你爸爸去哪了?”扮演爸爸的小王立即回应,而此时小芳抱起娃娃说:“呀,孩子额头好烫,好像发烧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此时爷爷奶奶爸爸都围了过来,有的拿水,有的拿药。教师此时提示道:“娃娃吃了药就让她睡吧。如果娃娃发烧不退,就要立即送往医院!但娃娃身边不能没有人,谁来做饭呢?”爷爷说道:“妈妈照顾娃娃,奶奶做饭!”幼儿又陷入角色进行表演。师生在上述教学中相互交流,其中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在生活情境中锻炼语言能力,提高语言活动教学效率。

二、创设轻松游戏氛围,激发语言表达兴趣

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是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的必要条件,在运用游戏开展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创设出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为幼儿创造出一个安全、自由、和谐的交往环境,让幼儿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如在引导孩子们发现风的过程中,幼儿老师可以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孩子们了解到风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树叶之间,而且存在于孩子们的头发里,在与风进行捉迷藏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既有助于幼儿认识客观世界,又会促进孩子们语言沟通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幼儿老师可以在午餐后、自由活动等愉悦、轻松氛围中提出交流话题,如: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大部分孩子非常喜爱小动物,而且相当一部分孩子对于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游戏化的语言教學氛围,促使孩子们产生对于语言表达的兴趣。

三、融入游戏教学,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知识内容

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缺乏持续的注意力,在学习语言相关知识的时候,如果幼师只是简单的讲解难以让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不利于语言知识的教学。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幼师在进行语言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内容,借助游戏来引导幼儿参与到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幼儿认知教学中,幼师可以开展“看口型猜汉字”的游戏,游戏实施上主要是幼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定量的卡片。游戏前幼师将卡片分发给全班幼儿,然后幼师从中抽取一张放在桌面,同时做出这一汉字的口型,可以连续做3次让幼儿看清楚,然后让全班幼儿猜,幼儿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汉字举过头顶,如果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表述正确就正确。采取这样的游戏方式可以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再比如语言表达培养上,可以开展“词汇联想”游戏,主要是幼师和幼儿可以轮流地将各种物品从名称到外形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再对物品用途进行描述。

以“杯子”为例,表述上可以为“杯子—透明的—圆筒形—透明圆筒形可用来喝水的杯子”。幼师通过将语言培养融入游戏教学中,可以帮助幼儿提升文字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语言的培养可促进幼儿的良好成长。在具体对幼儿的培养上,相对比其他的教学方式,将语言教学融入游戏中,能够有效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发展及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幼师需要在语言领域中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及教学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钮华英.如何实现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J].幸福家庭,2020(15):75.

[2]崔静.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初探[J].华夏教师,2019(09):85-86.

[3]张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下的语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42-43.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