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2021-11-07 10:34刘兆佳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体育教学

刘兆佳

摘要:体育是锻炼意志的最佳手段。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获得充分发展与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物质条件优越,很少吃苦受累,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开展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教学;品德教育;意志培养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髙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它的后几种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智育是硬任务,为了抓智育而可以不管或少管体育教学。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外,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下面我就谈谈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种做法。

一、品格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好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仪表以及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都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应付了事。为了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使学生不自觉地给予体育课足够的重视,进而慢慢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衣裤,如冬天不戴帽子、手套;夏天不穿拖鞋,女生不穿裙子等。笔者不仅这样要求学生,还要求自己。体育课上,笔者就会一身身着运动衣裤出现在学生面前,且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闷热的夏天,永远都是神采奕奕。受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并不感兴趣,甚至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导致体育课沦为“副课”,而笔者身穿运动衣裤,精神饱满的出现在课堂上,这样坚持4周后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师的要求,课堂上,学生也不再是“敷衍了事”的态度,而是认真地对待课堂上的相关知识。日常的体育课堂上,教师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举止,朝气蓬勃、健康阳关的出现,能够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良好品格。

二、通过学习目标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各种体育教材内容都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讲解体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而打下物质基础;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提髙国家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在教基本技术时,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

三、在练习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练习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的过程,同时学生只有通过不同教材的练习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练习,有的学生等待的情形。在练习中教师要重点帮助教育那些练习不认真、怕苦怕累的学生。利用好的典型教育他们树立勇敢、顽强、不怕苦的精神。等待时学生容易出现不守纪律的现象,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给等待的学生布置任务:如认真观察同学的动作,对照自己找不足,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动作等,这样就对学生进行了互相关心帮助的教育;游戏中的等待要引导学生为自己队加油、鼓劲、给同伴增加信心,为集体争光等。学生的运动技能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实践中获得的,思想品德也要经过运动过程的磨炼,如反复练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过程,在反复练习中有时会有较大的运动负荷,是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一个严峻的考验。发现有的学生练习不认真时,要教育学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鼓励学生完成练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出现疲劳就中止练习,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达不到锻炼意志品质的目的。

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些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高、跳远、跳木马、攀登等。这些活动中,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跳远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就紧张。这样就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讲清动作要领,注意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第二,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 800 ~10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 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腹痛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现象。对于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第三,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羽毛球、排球、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勇敢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第四,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练、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总结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这就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配合,以及体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积极创新、面向未来,适应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发展观。积极创造良好的体育与此环境,使學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奠定终身体育思想,真正体现“体育第一”、“健康第一”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培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30

[2]钟小蝶.体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198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体育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究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