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11-07 10:34张威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小学生

张威

摘要:在小学生阅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帮助小学生实现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不仅是当前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合理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促使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上,能够切实立足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视角出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来说,通过合理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够确保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善。对于阅读课程教学来说,也是同样道理。通过合理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养成出色的自主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水平的改善。

一、创设教学情境,落实教学引导工作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础,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与目标,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体系的关注。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这一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是由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决定的,直接关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向,对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主性越能能力,需要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做好教学情境的传射工作,将教学引导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教师需要将该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结合到一起,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语文阅读之间的距离。为充分起到情境创设的引导作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系列与火烧云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火烧的形成与变化,加深对阅读内容理念与认知,为学生的后期学习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二、优化教学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味的采用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思维形式进行束缚,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意识,间而无法培养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为有效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学思想,不断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与整合,实现对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树立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战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全面整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扩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深入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性阅读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新型玻璃》一课时,教师在互利网平台上搜集与备课相关的教学素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保证所选择的教学材料满足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避免高难度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带来承重的课业负担。“新型玻璃”,其重点在“新”,教师可充分借助这一点,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问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无形中挖掘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受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束缚比较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且整个阅读过程十分粗糙,无法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且培养过程存在诸多欠缺,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养成不良阅读习惯。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需要学生充分抓住课下的学习时间,自觉、自主的开展自主性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学习习惯,将阅读当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理念的引导下,构建“互联网+阅读”教学模式,打造课下教学平台,实现对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有效到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上的束缚,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课内外联合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微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學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需要提前利用计算机上的PPT等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制作软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微课件、教学微视频,并将其上传到教学公共平台,学生通过自由下载教学微课件、教学微视频,严格按照教师在教学微课件、教学微视频上所提出的要求,利用课下时间对新授课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地震中父亲与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思考;在公共教学平台或者是在课堂授课环节与教师、学生之间针对自己在课前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作用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授课前做好自主阅读工作;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将与地震相关的阅读材料分享到教学公共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下载阅读,有效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完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不断对语文阅读教学结构进行完善与整合,实现对整个语文阅读模式的优化与整合,实现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深入挖掘与开放。为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活动时,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正确把握阅读材料中的重难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绘制与本课内容相配的基本教学结构;其次,根据教学结构的基本框架,在互联网上搜集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出发,对教学结构框架进行不断完善与整合;最后,教师通过课前引导、课上教学、课后指导,了解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结构进行深入细化,并针对每一位学生在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逐一审核,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不仅能够得到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还能够得到思想的升华与提炼,充分认识到阅读活动的重要性与发展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科学把握教学方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冲破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束缚,开阔学生空间、阅读时间、阅读领域,不断对小学生阅读内容进行丰富,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权玉顺.略论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培训,2016(2).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我是小学生
关于提高学生数学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开发利用英语报刊资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