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艺术

2021-11-07 23:54杨青燕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班主任

杨青燕

摘要:“班级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有可能有什么。学生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学生如何习得这些能力,需要班主任做好引、放、收;而学生需要做好养、习、得。

关 键 词:常规  引导  管理 德育班会

正文:魏书生老师说:“班级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有可能有什么。学生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学生如何习得这些能力,需要班主任做好引、放、收;而学生需要做好养、习、得。

一、落实常规,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每日床单、衣物、书本是否叠放整齐,鞋袜是否清洗洁净,小到自身卫生、大到寝室、班级、学校卫生,这些都体现着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习惯。很多学生认为这是我自己的事,与同学、老师、学校没有关系。诚然,个性出现,规矩被漠视。可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有了规矩太过笼统也不好,因此班级管理中抓住常规,尽量做到细、严、实。细,让学生知晓班规操作流程,因为“依葫芦画瓢”可以先做到形似,经过长期训练再达到神似;严,让学生明确班规哪些方面可以发挥,哪些方面不能涉足;实,让学生明了这些“规矩”在本班是有效的,绝不是形同虚设。然而,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当然,高效的引导就是先带班委会成员,进而由他们一级一级的分管下去。一个人的执行力去引导一部分学生的执行力,再由这部分人去带动一群人的执行力。首先,常规必须从最细小的方面入手。如着装、发型发饰的规范。因为学生着装、发型发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生学习、心理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学生过于注重穿着打扮就会放松学习,甚至倦怠学习。此时,班主任的“换角色”引导尤为重要。一方面。看到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变化向好、向正三观方向发展。其次,结合身边鲜活事例或是家长里短琐事耐心疏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切记,引导不能过于琐碎或将引导变成唠叨。

二、落实管理,放全员治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要让她独立行走。”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传统的教育班主任是“专制家长”,不仅要管学生的学习,还要管学校交付班级的大小事务。此外,学生的违纪,甚至是生活方方面面。所以班主任整天就是疲于应付所有的检查,学生违纪的处理,家长的接待,哪里还有余力去研究教学,关注学生心理。为此,一是给老师减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足够的精力关注需要关注的学生,必须发动学生的力量;二是锻炼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必须学会放手;唯有放手,学生才能自立。风雨中的花来年会长得更好,而温室中的花眼下灿烂,明年处境惨淡也是一个道理。鸟儿能够在空中飞翔,也是无数次“习”得的结果。因此,班主任的放手正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开始。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班级是学生的;让学生自主管理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开端,唯有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学习的内驱力才会被扩大,其力度才会加深,学生也才会领会管理的难度。而这种管理需要全班同学参与,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比如:一组负责一周,班主任作为总的指导员,根据代理班主任的总结,针对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及时召开班委会共同研究,做到班干部分工到位,责任到位。班主任下设代理班主任,值周成员,代理班主任星期天晚上做值周总结,下一组接班。代理班主任两名:一名管学习。带领每天早自习喊班级口号,负责记录每堂课同学们上课的效果、状态,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是否配合老师上课等相关情况。一名管纪律。负责每天早自习、午自习、读报课的点名;提醒同学做好上课的相应准备,记下每堂课前常打闹、常迟到、课上爱说话、爱睡觉同学的名字,当天晚三交班主任处理。学习委员一名:其职责除了起好学习方面的带头作用之外,还要提醒督促各科课代表落实课间操读书十分钟的内容以及读报课、星期五自习课的小练习及考试安排,登记每天作业的收发情况,保障每天考试的后勤准备。文体委员:负责催促同学出操速度,楼道安全,下午课前一支歌的组织。卫生管理员:负责当天值日,清理讲台。提醒衛生小组长安排第二天教室、工区卫生扫除学生名单。督促一天三扫除,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及时清倒垃圾。寝室管理员:督促室长安排每天清扫人员,检查当天卫生扫除情况。负责登记同学们的就寝及第二天的出操情况。所有的一切以班级服务为核心,实行人人当班管理者,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样,每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学期末班级同学对所有学生进行民主评议,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如此的班级学生的违纪少了,班级的气氛好了,家长的肯定多了,工作的效率高了。总之,班主任放权,学生督促学生,学生管理学生,平时叛逆的学生少了,无所事事的学生没有了,无理取闹的现象杜绝了,学习的干劲上来了,班级管理盲区明朗了,阳光的学生多起来了……班主任能抽出更多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了。

三、落实德育班会,收学生“脱缰的绳”

之前给了学生足够的权利,时间久了也会助长一部分学生盛气凌人的嚣张气焰,如此,势必不利于班级学生的团结和和谐。所以,班主任要抓住每周的德育班会课的绳索进行合理适度的收起,让学生有所得。事先根据班上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抓住德育之“绳”,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演讲、辩论、哲理故事会、当面说好话等来引导学生的感恩教育。泰戈尔说过:“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盈盈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感恩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懂得感恩的人会更加热爱生命,更加积极地学习、工作,努力回报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而高三学生压力大,任务重,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高三学生也只有确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才能激发学习动力。因此我利用学校网络资源优势,在各大网站精心挑选对学生有心灵触动作用励志视频,在班级开展《走进高三》、《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课活动,高三学期初,先后观看励志视频有:王国权的《赢在起跑线》,丁华军的《如何超级成功》,贺舒婷的《你凭什么上北大》,海涛法师的《寻找真我》、《俞敏洪语录》、《天堂午餐》、《鹰的蜕变》、《向太阳怒吼》等励志视频,学生参与班会的设计,把班会课和心理辅导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开展好班会课后整理反馈活动,将学生中体会深刻的观后感,在班级学习园地集中展示,并且做好记录,以一个月为单位,评出表现最好、进步最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感受榜样力量,提高学生德育修养,明确高考目标。

总之,班主任只有教会了学生进行“自我育德”,我们为人师者才会“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学生在踏出校门时,才能负载着美德,负载着我们良好的祝愿走向茫茫人海,迈向未来漫长而开阔的人生,从自律变成自立,进而自力!

参考文献

[1] 曹长德著:(2005年版),《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刘金荣,(2010年03期),《细心呵护幼苗,醉心教育之道——小学班主任工作浅谈》,[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3]魏书生著:(1993年版),龙晓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4] 钟启泉编著:(2001年版),《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5]周轶虹,(2009年11期),《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J]吉林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