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1-07 23:54王雪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王雪

摘要:创新是现在社会一个非常主流的话题。人类已经进入到科技十分发达的现代化时代,高科技成果不断飞速呈现,知识领域不断快速更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国力的根基取决于它的科技发达水平,而对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的水平。因此,培养、造就现代化、创新型高科技人才在各个国家的教育领域都备受重视。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没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就很难诱发得出来。正像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无法教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上统得过死,课外又塞得太满。小学生没有可能去探究,去创造,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去发展创新思维呢? 怎样才能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以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宋代王安石曾说:“欲事其才,问以言。”由此可见,言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小口语交际《我们来表演》一文时,我让学生先朗读文章《小猴脸红了》,把感兴趣的情节多读两遍,接着让学生复述故事,要把小猴、小熊、大象三个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讲清楚,之后进行同学合作,和分角色读一读,要求学生表演时要自然大方由于此类游戏形式新鲜,有时代感,学生的积极性就较充分的跳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这就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优化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和创造力的形成,伟大的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而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活动还处于一种不自觉的阶段,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和兴趣,来影响学习的具体行为,所以,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学习环境的营造,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气氛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才会发挥他们的学习创造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下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信息才能变成激活、诱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三、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只有拓展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有创新可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所以科学家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的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坐井观天》一文时,我通过提出问题: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和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呐!来做好铺垫,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想象,表达不同的看法,使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现在的学生,生活和谢谢空间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通过电视、书籍获得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学到很多知识,学生遇到问题,爱问为什么,喜欢异想天爱,教师要滿足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学生思维,保护学生的创造想象,激发学生的的创新能力。

四、提供素材,发扬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始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起源于问题或怀疑,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给学生提供素材,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发扬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给学生提供“审美”的能力,我在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多彩的夏天》一课时,让学生先拿起彩笔,根据课文内容,把夏天的美景画出来,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在画中我们可描绘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把热尽情的洒向大地,我们不必穿着厚厚的衣服,显得笨手笨脚;也不必为大风沙烦恼,如果下起雨来,就在小雨中奔跑,洗一个痛快的凉水澡……看谁画的最美,进行总结评比,从而更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能力,在教学中,由于有些课文内容篇幅大,学习时如果只单一朗读,学生会产生厌倦,所以,我经常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能较好地弥补过一缺陷,让学生演一演,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给学生提供“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小组成员彼此平等,彼此尊重,学生在合作中,不受拘束,不收压抑,能自主地展示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当然,学生小组合作不能机械死板,而要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我们日常教学的点滴中培养起来的,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发展,我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蔡晓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