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珐琅特色课程内驱动力的研究

2021-11-07 23:54夏湘琼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化自信

夏湘琼

摘要:我国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既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最直观的教学资源,珐琅校本课程以传统工艺和乡土文化为基底探索学生的内在驱动,加强美术教育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思想,加强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一个准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正在教育教学过程活动中贯穿“立德树人”理念,为学生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内驱动 校本课程 文化自信

一、激发学生内驱动,弘扬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提到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在高中教育中建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文化自信呢?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校是浙江省重点美术高中,以美术高考为特色,以“弘美”为办学理念之一。在这样的一个美术教育浓郁的校园环境中学生对于美术文化学习是否充满热情呢?答案不见得是肯定的。美术高考中的三门课程:素描,速写,色彩。学生对于它的第一个定位是高考的一种途径而已,或者更简单粗暴的认为只是西方来的绘画方式。学生缺乏对它从根本上的喜爱,只是在在高考的驱动下进行学习,这种驱动只是一种外在驱动,这种驱动是不长久的,是被动的驱动。

心理学教授Angela曾在TED论坛发言讲到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是一直用单纯的奖励和奖赏来产生产生动力的话那么这种形式其实和训练马戏团里的小动物并无差异。相应的高考美术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外驱动,是短暂的努力和追求,高考过后可能就会消失不见的。那么学生的内驱动是什么呢?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又有多少中国的学生是不喜欢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种可激发的内驱动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我校开展了珐琅特色校本课程,以珐琅传统绘画工艺的基础上为了更适应校园环境对原本的材料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也对载体进行了创意的融合,更容易被当代高中学生所接受。以我校为实验点,依靠地域性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中的题材贯穿爱家爱国的民族情怀,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文化自信,以爱国爱乡情怀建立“立德树人”的理念。

珐琅工艺传承与创新领域中寻求价格亲民的替代材料,简单易操作的工艺流程,为学生创作作品建立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传统珐琅非遗工艺创作,深化对传统文化和非遗工艺的认识和传承,建立爱国之情,向学生传达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二、有效进行文化渗透,培养“立德树人”理念

(一)回歸生活,以本土文化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奉化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人间弥勒”,以奉化弥勒文化为研究对象,弘扬“慈善”“豁达”的文化内涵;“民国遗韵”,以溪口民国风情和蒋氏历史遗存为研究对象,歌颂“忠孝传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应梦名山”,以雪窦“佛教五大名山”为研究对象,宣传自然景观光大佛教文化;“道佛甬山”,以我校周边的甬山为研究对象,挖掘道佛文化与传说;“民间传说”,收集奉化本土的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创作有积极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

在本地特色基础上挖掘资源,实现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让学生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所见所闻,有所感想感悟而创造,使作品更加具有灵魂。将美术校本课程的课堂延伸至课外,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才更具趣味性,才更贴近生活,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有机渗透乡土性题材,激发师生的爱乡之情

奉化区江口中学坐落于甬山脚下。甬是宁波的简称,甬的出处来源于甬江,而甬江源出甬山。珐琅校本课程体中突出甬的文化底蕴,以地域性的有利条件选择以甬山为本土文化依托点,以写生采风的形式带领学生深入甬山的文化背景,甬山的山水花草,甬山的庙宇和人文情怀。

中共十八大提到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立德树人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根本,立德树人更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所要贯彻的“德育”理念。

三、多元化的融合课程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本身是个范围广阔、种类繁多的艺术门类,更是个包罗万象的大学科群。通过珐琅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多元融合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融合多元文化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以珐琅工艺美术为载体,融合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国画、版画、漆画、岩画、油画、陶艺、综合材料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有效衔接高校的艺术教育。

四、加强文化推广,突出美术特色,建立师生文化自信

珐琅校本课程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传统的艺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对本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教师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运用学生内在的文化认同感,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以技能课程为主的高中特色学校,开发开设美术特色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传统民族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建立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可循环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为培养一个持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人作了充分有利的铺垫。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师生坚定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符合特色高中的教学实践要求,从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符合新时代背景的美育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一个新时代具有爱国爱乡情怀的人,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鲁根利.例析高中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措施[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000(005):35-35.

[2]孙涛.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3,(10):78-79.

[3]王海艳.立足地方资源特色开发美术校本课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44-45.

[4]互联网《甬山上-美篇》.https://www.meipian.cn/28lpb2r2.

[4]互联网《宾大心理学家:5个原则培养孩子的坚毅品质和内驱动力》.https://www.meipian.cn/28lpb2r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