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语言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1-11-07 23:54屠云萍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花表达能力教师应

屠云萍

摘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教育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必须掌握运用语言来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进而将自身的想法较好的表达出来。提高中班幼兒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丰富幼儿生活,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和培养,要善于倾听幼儿心声,这样他们的口语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字:幼儿;中班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前言:

幼儿园语言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灌输,而且要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语言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中班幼儿在经过小班一系列训练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使幼儿表达能力得到相应提升,能调动幼儿智力潜能,拓展幼儿思维能力,从而对幼儿全面发展起到极大助力作用。

一、日常学习与生活为幼儿提供口语表达空间

在幼儿园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能推动幼儿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在幼儿园中会自觉的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师有意识的去为他们讲授知识和技能,这便是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其学习所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儿通过这样的语言学习环境,会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趣味化的学习氛围,可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来调动幼儿对说的兴趣。在游戏中都具有特殊的语境,能够锻炼幼儿各项语言能力,这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这样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方式能更好的拓展幼儿语言表达空间,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互动,如此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一朵小花》这篇童话的学习中,教师就可用多媒体出示背景图和小花移动图,然后引出本堂课主题: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呢?大家看草地上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小花,这朵小花这么弱小,谁能看见它?谁又会爱护它呢?这样幼儿就被充分调动起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要引导幼儿:草地上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小花,小蜜蜂马上发现了,它说了什么?就连蟋蟀和青蛙也看见了,它们都说了什么呢?大狗熊看见小花后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教师边讲故事边让幼儿思考问题。随后教师再组织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的小游戏,边说边将故事完整的表演出来。在拓展环节,教师还可以丰富童话故事情节:还有谁能看见小花呢?它又会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看见小花,你会怎样说?怎样去关心爱护它呢?这就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口语表达空间,让他们能尽情发挥。

二、通过开展区域活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结合中班幼儿学习规律及特点,应借助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与他人的良好的沟通,逐步提升其自身语言能力。因此,有必要为幼儿在语言活动和区域活动之前搭起桥梁,给幼儿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区域活动,提供他们宽广的语言学习平台,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语言学习与运用,为幼儿创设轻松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这样良好语言教学氛围中,自主的进行口语练习。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各种有趣味性的玩具与学具,让幼儿在玩乐中进行探索性的表达。在幼儿教育中,通过让幼儿在玩乐中进行语言的学习,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参加区域活动下的口语练习。

例如,在中班幼儿语言活动《小猪盖房子》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盖房子所要用到的大型积木,让幼儿盖出一所漂亮又结实的房子,否则大灰狼来了就会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的。教师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让幼儿用语言来讲述他们的设想是什么?在盖房子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最好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让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这样幼儿才能区域活动的玩中更好的学习口语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较符合幼儿在学习时的心理特点,实现幼儿在玩中同步学习,有效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不仅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的能力,从而让幼儿在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

三、运用口语练习有效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在学习与生活中给幼儿创设练好口语表达平台,让幼儿能够通过反复不断的口语训练,逐渐积累更多的口语表达经验。其中口语训练模式多种多样,这需要教师应结合幼儿不同需求及对口语接受程度,日常教学中不止要让幼儿多说多练,将语音发音确认到位,语音的规范固然重要,但也要在幼儿表达技巧上多下功夫,只有让他们经常说话,愿意说话,乐于说话,才能让幼儿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天赋。使幼儿在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口语表达能力更挥洒自如,并做到语音规范、语意连贯、用词准确,随机应变、心理调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长足发展,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教师讲授《小熊让路》这篇故事时,教师就可针对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熊要欺负小兔、小花猫、小公鸡,而唯独不敢欺负大象呢?在大象客气的给小熊让路之后,为什么小熊会不好意思呢?你们猜猜它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它明白了什么道理?以后它又该如何做呢?可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联想如果他们在碰到比自己弱的小朋友时,又该如何做呢?是要欺负他们?还是要帮助他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呢?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们一起相互监督和帮助,做一名有礼貌、懂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这样幼儿就针对自己以往的行为积极讨论起来,不仅让他们逐渐养成礼貌文明的好习惯,而且能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深入幼儿心中,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结论: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能力是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常规性基础学习能力,对他们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对中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大力关注力度,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方式,让幼儿说的兴趣得到巧妙激发,调动幼儿对表达自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营造积极宽松的语言坏境,指导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幼儿更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睿.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品位·经典,2021(17):169-172.

[2]姚玲.幼儿语言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6.

猜你喜欢
小花表达能力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又见“小花”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神奇的小花伞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