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2021-11-07 23:54李家凡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李家凡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采用新型的对话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从对话的视角分析,使小学的数学教学方式更加的多样化,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要积极地运用对话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基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对话视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该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为学生单方面的传输数学知识,而是要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对话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增加对话的机会,积极的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通过对话引入学习主题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教材让很多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课本当中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导入。并且还可以通过生活问题来联系数学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的融合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当中。比如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对话,首先,教师告诉学生,在学习完平面图形之后学生可以说出生活当中哪些事物是长方时,学生会积极的回答教师问题,有的学生说我们家的电视机是个长方形的,有的学生回答数学课本也是长方形的,还有的学生回答我家的门也是长方形,当学生回答完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积极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并对学生说,学生在生活当中都会仔细的进行观察。并问学生,学生们可以说出长方形有怎样的特征吗?这时有的学生说长方形有四条边,等学生说长方形的各种知识,这时教师在询问学生生活当中有哪些是长方体呢。进而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还要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长方形和长方体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话的形式,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来掌握更多关于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点,这比教师为学生灌输式的进行讲解,教学效果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1]。因为对话的教学方式会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对话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还可以认真积极的思考,所以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对话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理科,本身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教师没有积极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的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地和学生进行对话,并且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对话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提高课堂的实际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知识点时,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圆柱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公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的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教学当中用到的沙子,并且将沙子装到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当中,同时还将圆柱体所装的沙子称出其中的重量,之后再用一个和圆柱体高度相同,底面积相同的圆锥容器来装满沙子,并称出圆锥中的沙子的重量,这时通过数据,学生会发现圆锥体中所装的沙子的重量是圆柱体所装砂子重量的1/3。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一现象可以自主的推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吗?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教学情境,学生可以积极的联想已经学过的圆柱面积体积公式,来推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使学生通过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掌握新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三、开展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必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的采用对话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知识点时,涉及到按照角的大小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课堂的学习更加的传统有趣,并且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纸板做好三角形的模型,这时教师只让学生观察一个角,让学生说出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首先,教师先只露出一个直角,让学生去猜测是什么三角形。学生可以快速的回答道直角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的答案却不同了,有的说叫三角形,有的说锐角三角形,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因此学生会产生质疑,为什么通过一个角推测三角形会有很多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勇敢的质疑,进而才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当中[2]。因此,在对话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话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当中,会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識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这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基于对话视角下,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对话引导学生高效的开展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冬冬.基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8+48.

[2]曾彬彬.鉴于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策略[J].教师,2017(28):6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