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2021-11-07 10:32陈静怡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毕业生

摘要:本文以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生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为其他学校进行专业设置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毕业生;就业分析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在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始建设的第一批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为满足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能源化学工程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成立的,我院从2013年开始本科招生。截止2021年7月现有5届毕业生,笔者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专业培养方案

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结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能源化工相关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研究、开发、设计、服务、销售或管理工作;能发现能源化工相关企业生产、研发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

(一)化工节能减排新技术、能源材料方向:针对能源化工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三废”物质进行处理工艺设计,尽可能做到无污染排放

(二)能源材料方向:主要围绕传统的三大能源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进行清洁化利用工艺设计(使用的催化剂、新材料等)

(三)可再生资源化工:主要针对可再生资源包括生物质秸秆、固体垃圾等有效的回收利用

(四)可再生能源化工:针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工艺化设计达到清洁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目的

二、课程设置

专业按照总学分240进行设置,按照必修课、公共学位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位课程、工程基础类学位课程、专业基础类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进行模块设置,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宽厚的专业知识平台;部分专业课程增加了实验学时和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由表1可知,2017-2021年能源专业共毕业学生227人,其中升学30人,就业197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分类来看,从2017-2021升学人数逐年提升,截止到2021年,升学率高达34.14%,位居学校前列。这一数据侧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更高层次学校的认可。从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来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的主要方向仍是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占比较少,这也是新兴专业就业的主要趋势。从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社主要就业区域还是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原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化工材料类企业较多,人才需求量大;薪资待遇较其他地区高,有一定的吸引力;地理位置近,生活习惯相近,心理上更易被安徽籍毕业生接受。

对毕业生就业行业进行分析,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行业仍以化工和医药行业为主,主要原因是化工、材料类企业很多技术工作岗位相同,专业基础课程相近,企业愿意让毕业生进厂后再继续专业培训,对专业要求不是特别高。还有的化工类企业也有部分材料类产品,所以化工、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均需要。作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的二级学科,由于专业起点较晚,在就业选择时,企业较少单独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设置为招聘专业,学生在进行求职时,一般以化工大类进行投递简历,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前途迷茫,专业发展受限,缺乏专业自信心。其实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来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煤化工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就业方向广阔。但是在教学培养过程中,能源化学工程在很多课程的设置和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雷同度较高,由于我校该专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本专业设置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如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析化学、化工制图等都和我校化工专業的几乎一样,没有重点突出能源和核心要义。

基于此,笔者进行总结分析,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发展良好,但是如果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从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培养内容方向重点着手,一方面需要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置成具有能源特色的课程,便于和化工专业进行区分,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联系,了解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区域特色,培育培养更符合地方性、应用型的能源化学工程人才。

作者简介:陈静怡(1991—),女,汉族,安徽颍上人,讲师,硕士,合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毕业生
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年优秀毕业生作品选登
人社部发公开信为毕业生支招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数据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就业形式
广西2017年第一季度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11万个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届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