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缺陷治理有效措施

2021-11-07 10:32白玉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治理措施施工质量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对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城市居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市政道路工程必须保证质量。本文基于此分析了控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必要性,就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几点有效治理措施,以期为市政工程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治理措施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道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正常使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

(一)道路表面接缝塌陷

由于市政路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表面的其他建筑设施,因此相较于其他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在作业难度上较大。例如降水井等设施通常处于行车路面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降水井的背面厚度满足一定要求,从而使回填工作顺利开展,得到良好的压实效果。如降水井一类的基础设施对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要保证其品质。若相关部门对此类工程设计监管不到位,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整体来看出现缺陷和瑕疵,降水井等基础设施所处位置与道路表面的连接处可能会出现问题,如裂缝、塌陷等,形成质量缺陷,为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埋下隐患。

(二)土路床修整压紧密实情况不佳

土路床是市政道路工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土路床部分施工品质直接影响道路工程整体品质。在市政道路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若未按照科学的手段修整土路床,则会导致土路床的平整度不达标,在压紧密实工作中仍然处于凹凸不平的状态,因此无法平均将其压紧、密实。导致凸起的部位较为紧實,而凹陷的部位较为松散。若在实际施工中对土路床的压紧密实工作不到位,表层上看暂时没有问题,但道路整体密实程度不够,降低了市政道路整体的强度性能,地基中残存大量裂缝,若遇到下雨天会产生渗水情况,雨水积存在地基内部,长期以来会严重破坏地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市政道路的整体安全性。指导土路床无法承受路面带来的压力,不能对市政道路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则会导致市政道路产生形变、坍塌等危险状况,为市政道路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减慢市政道路工程整体的作业进度。

(三)管道渗水情况

在建设市政道路工程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管道渗水等情况,造成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缺陷。若管道渗水,则会在部分市政道路的表面上形成一定积水,若渗水量较大,还会影响路面强度,甚至导致道路断裂等现象发生。引起管道渗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施工所用原材料品质问题,管道品质存在问题,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较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渗水现象的产生。第二,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工期短、施工技术落后等总之原因可能导致道路施工完成后产生裂缝,使管道渗水渗出地面。第三,降水井与道路连接作业质量问题,连接处出现裂缝,导致降水井内的积水从裂缝中渗出地面。第四,封水闭口工作未满足相关要求,封口闭水压紧密实度不足,导致其预防渗漏的目的未能达到,路面出现渗水。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缺陷治理有效措施

(一)道路表面接缝塌陷治理措施

市政道路表面的连接处会出现塌陷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加强对回填工作的品质控制和管理,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回填路面。回填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尊重国家相关规定。例如,中等规模的雨水井,其井背回填必须使用灰泥材料,且回填间隙必须超过51mm,每一次的回填厚度都不能超过101mm。小型规模的井背,其井背回填作业必须采用水泥砂浆,回填间隙必须小于51mm。此类道路施工规范是长期施工作业中得出、并且经过反复验证的结果。因此,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可以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规范施工作业。

(二)土路床修整压紧密实治理措施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应提高土路床的平整程度,减少凹凸不平的现象,使其压紧密实过后拥有较高的密实度。为此,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技术不佳的人员不断开展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可以符合市政道路建设所需,保障土路床修整压紧密实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修整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工序进行,控制中心线高度不超过21mm,平整程度不超过12mm,土路床控制在路基下85cm以内的位置。压紧密实土路床时应保证其密实程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所给出的数据,保证土路床质量和路基质量,避免因密实度不够影响市政道路表面的质量,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能。

(三)市政道路管道渗水问题治理措施

为从根本上解决管道渗水问题,管理人员应确保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全程符合相关作业标准的规定,确保管道根基的稳固、安全。在管道施工原材料的选择上也要严加把控,避免质量不良的施工材料流入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若出现安全隐患,首先考虑管道周围的地理因素,可以首先全面更换该区域内的土壤,确保管道具有基本的稳定性。进行土壤的替换工作前,必须将原本的软土层全部挖掉,这要求技术人员做好管道排水工作,为之后的管道渗水措施施工提供便利。此外,在将管道和市政道路表面相连接时,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填充材料,在填充前对裂缝部位做好浸湿处理,确保填充后的接缝位置渗水可能性大大降低,保证管道渗水问题得到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出行有着必要作用,促进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但目前阶段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往往存在部分缺陷,导致市政道路质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出行和运输所需,因此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保护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连景海.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09):50-52.

[2]卓江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1(27):135-136.

[3]黄源展.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7):79-80.

作者简介:白玉峰,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日:1995年05月04日,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道路桥隧。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工程治理措施施工质量
探析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及影响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分析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市政道路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