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复习效率

2021-11-07 10:32陈立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思维导图高中数学

陈立峰

摘要:思维导图最早是由英国的教育家托尼·布赞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后来思维导图大量应用于人们的工作与学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整理知识,有条理、有逻辑、有秩序的对内容信息进行规划总结,同时借助不同图文标识,提升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最终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思维导图;策略

引言:

新课程教育改革以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被积极推广,取得了很大反响。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复习中,改变了学生传统复习的习惯与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更系统性理清知识的逻辑关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让复杂、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可视化,最终提升课堂的整体学习效果。

一、课堂复习环节利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思维

思维导图有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构绘思维导图时进行图文的注释。在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学生对于纯文字的东西记忆率只有百分之五,而如果记忆的东西形象,生动,如配置图片,生动活泼的文字,那么记忆效率是纯文字的五六倍。因此,在实际课堂复习中,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复习,如图所示。

高中阶段的复习时间非常的紧,往往数学基础知识是重点,很多学生仅仅跑一遍流程就结束第一轮复习,展开了高强度的练题训练。这种复习往往效果很差,学生的能动性也会被削弱。不利于学生复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尝试改变复习策略,利用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对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学习框架清晰罗列出来,让学生知道复习的方向、复习的角度,并确定课堂的复习目标,这样才利于课堂复习的有效突进。如在复习《对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梳理出这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并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对数语言”的相关知识一清二楚,知识层次分明,更利于学生抓重点复习,抓重点知识进行题库训练,避免无用功。

在实际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是,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强化,就比如让对于二级核心词“程序框图”,而引导学生先不看思维导图,进行自主思索,思考,“程序框图”有哪几种,引导学生先思考,并进行相应的内容验证,这样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内容才更完整,清晰,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加快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对数学知识进行复习梳理,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新课程教育改革以来,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转变了教师在课堂的地位,让学生更主动、积极的展开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进行学习反思,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复习知识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教师提供思维导图资料,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利于学生发展。

思维导图的运用,一般除了见识提供相应的资料外,在实际复习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制思维导图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的总结,观看材料、辅导视频,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并最终绘制符合自己思想的思维导图内容,使得知识体系更系统,更具有逻辑性,关联性,最终激活学生学习能力,推进学生发展。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方面,教师不应该忽视“导”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渗透。如在《推理与证明》的复习为例,指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的操作策略。

思维导图的应用中,确定专题复习或者单元复习的主题,作为核心词汇,,而这也属于导图的一级词汇,放在中心位置,也就是“推理与证明”放在核心的位置。比让学生进行思考,其推理、证明的部分,让学生思考知识,最终确定二级关键词。在实际思维导图自主构建中,要把握知识的逻辑性与关联性,具备层次性关系,可以在其中应用证明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手段,将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对每个重点进行引导提问,让学生思索,最终制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突出兴趣特征,更利于学生消化知识,提高复习的整体效果。在过去的教育中复习常常被教师、学生所忽视,课堂教学重记忆,轻思维;重灌输,轻启发,虽然分数提升巨大,但学生难以获得学习启发,兴趣活性下降,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精神会出现疲态,学习情况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复习阶段,注重学生兴趣的提升非常重要。

比如在复习《角的度量》内容时,教师应该摒弃过去的题海战术,不要过分强调知识记忆,而应该关注知识的结构、知识的重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复习。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在其中教师增强互动效果,可以边绘制思维导图,边引导学生思考、互动,如提问、小组交流,都可以提高课堂的复习效果。如首先老师在黑板中央画一个半圆,半圆上标着本节课中心课题“角的度量”。并根据半圆周围化四周的主干,教师并不会直接说出主干的难点,而是引导学生思索,这部分有哪些关键词,并引导学生讨论各个部分有哪些知识哪些早点,并最终确定关键词有哪些,并需要突出主干关系。特别是关键词所标注的“线、定义、分类”等内容,让学生尝试做分支,如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最终确定这部分知识的各個点,便可以顺利的完成思维导图的构绘,确定重难点内容,形成系统性知识网络,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数学复习的现场,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能够活跃学生思想,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抽象内容,使得学习更富有活力,更具有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全面延伸,加快学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畅晓萍.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高数学中考复习效率[J].学周刊,2021(02):111-112.

[2]王为川.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地理复习效率[J].高考,2020(24):47.

[3]杜艳艳.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J].考试周刊,2017(88):97.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思维导图高中数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