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PLC与变频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07 18:56王光辉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质效一体化教学应用

摘要:现代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和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迭,也正因如此才引起了社会用人趋势的转变,而职业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与社会用人趋势紧密相连,因此在这一背景环境下,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必然会做出一定改进,但是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理工科专业的人才较为紧缺,所以这也成为了各大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一大突破口。基于此,本篇文章以PLC与变频器技术的教学为主,研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该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索促进提高PLC與变频器技术教学质效的有效对策,以推动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品质,从而满足社会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PLC与变频技术教学;应用;质效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职业技术类院校教育中各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一体化教学可以说是在此基础上,人才培养教学进行创新的产物,现阶段开展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和典范。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从各方面进行探索,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教学融合,才能确保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一、浅析现阶段的PLC与变频技术教学

社会用人趋势的转变,让职业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也出现了改变,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更是出现了新的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用人需求,学校在课程调整上做了改善,有不少职业技术类院校开设了PLC与变频技术教学课程,为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动力。PLC与变频技术教学实际上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的相关理论把握不够充分,那么后续的实践教学开展和学生的实践训练就容易产生问题,即使能够展开实践教学,但理论不够丰富学生的实践学习和训练也无法真正起到作用,而且还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这种学习期间产生的误导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对于以后的就业而言会带有不良影响。

就目前一些学校PLC与变频技术教学的开展来看,大多数学校该课程教学的推进都比较稳定,学生的理论学习十分常规,从整体上看PLC与变频技术教学成效较好[1]。但是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过渡趋于稳定的教学开展,让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于一个舒适的空间当中,缺乏教学的创新和教学品质的提升,长时间发展下去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会逐渐降低人才培养的价值,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的能力拓展。

二、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正所谓“兴趣使然”,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能够让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是确保有效激发他们“使然”动力的关键,尤其类似PLC与变频技术这种专业较强的教学而言,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更能顺利地推进教学[2]。但就目前学生对PLC与变频技术的学习态度表现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自身对于PLC与变频技术的学习并没有高涨的热情,在教学中的配合度和积极性都比较低,往往都只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下课之后几乎没有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PLC与变频技术教学过于枯燥,同学们的激情在单一的教学中逐渐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PLC与变频技术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面面俱到的解决许多细小的问题,就导致同学们的学习问题越积越多,最终“芝麻粒”积攒成了“大西瓜”,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进而学生对此方面的学习兴趣一点点被磨灭,这就直接影响了PLC与变频技术教学的逐步推进。

(二)实践教学的开展存在不足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无论是任何专业教学的开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至关重要,学生只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无法保证就业能力良好,实践水平达标反而更能验证就业水平,理论和实践能够同一的展示出来,才更能彰显人才培养的成功[3]。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实践教学开展的开展中存在的不足这一问较为明显,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PLC与变频技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教师实践教学的实施存在本质性难点,设计实践教学时很难找到对应的点,二则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机械性地模仿操作,其中真正的原理呈现十分不透彻,学生提出的质疑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解答,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了机械性的模仿实操,结果导致大家一旦离开了教学案例和模仿原,自身也就失去了实践能力。就此而言,PLC与变频技术的实践教学开展,与实际PLC与变频技术的应用有所脱节,学生真正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三)教学考核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学考核也是教育教学开展的一部分,主要分为对教师教学考评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4]。首先,PLC与变频技术的教学中,学校方面针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评不够全面,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时,其主要的考核依据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整个过程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表现,也没有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之间由于学习能力差异性较大,往往综合学习成果会太过平均而忽略了一些真正学得好的学生,这就导致教师在学生身上下的功夫被忽视[5]。

三、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教育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教学开展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职业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课程的开展遵循这一原则也必然不容忽视。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两方面要点需要把握,第一是教师需要明确一体化教学开展中的“因”,包括影响学生PLC与变频技术学习因素的了解,以及PLC与变频技术一体化教学目标的明确,这两方面原因的掌握,能帮助明确下一步的教学规划,第二是“材”的深度了解,即学生这个教育教学主体相关学习信息的掌握,以及PLC与变频技术理论教材和实践教学的了解,尤其深度挖掘理论教材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联性更为重要,这可以促进提高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匹配度,保障一体化的PLC与变频技术教学充分发挥有效性[6]。

(二)实践性原则

PLC与变频技术教学本身就需要有实践课程,并且理论课程的开展也是为了给实践教学建立基础,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实操人才,所以说一体化教学在其中的应用,遵循实践性原则乃是必然的[7]。实践性教学原则指导下,有利于帮助教师在设置教学规划时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能够保持一种协调统一性,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应用带来保障。并且,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开展,对于学生而言更有利于强化提升实际的实操水平,能够从根本上增强PLC与变频技术教学的實践成效,确保学生与电气自动化设备相关安装与维修内容学习的有效性,进而保障独立实践操作能够到位,为以后步入社会时真正的工作需求建立坚实基础。

(三)职业能力提升原则

职业能力提升对于职业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来说是人才教育的核心,各专业人才的输出保持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是充分满足用人需求的关键。一体化教学在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贴合职业能力提升理念,能够让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促使一体化的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与实际用人需求高度迎合,保障实际电气自动设备相关人才的培养更全面[8]。

四、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教学可行性分析

严格意义上来讲,任何教学手段在现有教学中的应用,都应当进行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盲目应用在教学中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说一体化教学在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进行可行性教学调研和分析[9]。教师可以把PLC与变频技术课堂教学与实操课程进行结合,尝试在实操车间中展开一体化的教学,同时制定出全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相关安装与维修教育计划,然后按部就班的实施技术教学,以此促使以往的专业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能够实现整合,然后再把PLC与变频器技术教学体系内所包含的内容,整合在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划中,从而利用层次性教学和差异化教学,让统一开展的PLC与变频器技术教学,能够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体化培训。

(二)针对性制定教学规划

针对性制定教学规划,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与变频器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保障[10]。首先需要教师深度了解学生群体,充分掌握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对技术学习的接收能力,能够为教学规划的设置提供可靠依据;其次需要教师明确一体化教学,把握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才能针对性选择具体教学手段和课程教学内容;最后则是需要注意合理化选择一体化教学的时间和时长,这是为了确保最大化发挥一体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PLC与变频器技术教学与电气自动化设备相关的安装与维修息息相关,针对性一体化教学规划的制定,需要注意融合相关交流电理论、直流电理论,以及电器控制电动机电动技术等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化的教学,学生对于PLC与变频器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也能充分明确,避免学习和实践应用存在脱节。在进一步的针对性教学中,进一步的集中教学过程设置,应当梳理和优化教学环节,把PLC与变频器技术课堂教学统一放在车间来完成,这样最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也能够将学生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业务素养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并且通过现场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能够让整个理论知识学习过程更加生动。

(三)多元化发展一体化教学

多元化发展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为了丰富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利用多元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来促进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持对PLC与变频技术学习的热情,从而为教师教学的推进带来充足的动力与支撑。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分层教学、模块化教学等,都能够在一体化的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使用,尤其是模块化教学,将学习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模块化的内容讲解也更容易吸收,能够为后续系统化实践训练的开展打造良好基础。此外,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打开教育思路,有助于促进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为PLC与变频技术教学的推进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

结语:总而言之,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充分考虑现阶段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立足现实问题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更能确保一体化教学最大化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够更直观地解决眼下问题。一体化教学在PLC与变频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当由教师做好教学可行性分析,然后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多元化发展一体化教学,并且注意完善教学考核机制,这样对于理论和实践性课程的呈现会更加完整,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PLC与变频技术学习的效率,相对而言自动化技术等的学习也能因此得到能力强化,是增强学生专业和职业水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万宏强,肖瑞娟,刘智豪.基于PLC控制的机电一体化多功能教学实验台设计[J].轻工科技,2021,37(08):55-59.

[2]玉河,周旭.基于课程思政下的《PLC与变频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21,37(08):152-153+191.

[3]任欢.重卡驱动桥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齿形建模研究及特性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20.

[4]刘涛.基于多维互动的西门子变频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22):239-240.

[5]宋珂,罗婕,孔祥发.“阶梯式-模块化”PLC实验教学平台研究与探索[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07):75-80.

[6]石秀玲.PLC全虚拟仿真系统设计及中职实训教学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

[7]崔文川.基于PLC的苹果保鲜控制系统设计[D].兰州大学,2019.

[8]陈艳.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J]. 自动化应用,2015(12):79-81.

[9]杨录运.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20(18):54-55.

[10]高淋.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12):296-297.

作者简介:王光辉,1964,04,02.男,汉族,山东牟平。本科。副高六级。电工教学。邮编116620。

猜你喜欢
质效一体化教学应用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