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视野下的高等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1-11-07 18:56薛雅琼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职院校

薛雅琼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导致国家对其经济投入随之增多,使得很多的院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资产存量。而如何更好地将这些资金资源加以利用,成了各所高职院校教职工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在目前兴起的“智慧校园”相关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建设似乎迎来了新的契机。对此,本文便就如何在智慧校园视野下,进行高等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讨论。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

引言:高等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是一种应运于智慧校园背景下的管理该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强调的内容,就是要求教职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所积累的资产存量进行统计、整理、规划,以及进一步的管理。而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相应的资金就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同时有效保证高效的公共管理环节不出现差错,使之能够为解决实际性问题提供经济保证。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要完善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教职工应优先从改进当前的相关管理问题这一角度进行出发,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问题就集中出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对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较低

“信息化”这一词汇的出现,是伴随着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而被提出出来的,无论是信息化教学,还是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都能够表现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将这一观念融入到高等职业院校之中,自然是最好的校园管理方针。但就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资金管理状况而言,不管是院校本身,还是其中的领导、教职工,他们自身对于资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就不够高,更多是在片面地追求当前的资产保有量,这样的行方式下,自然就会导致他们的管理模式更新缓慢。还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有在积极跟随国家政策,进行相应的资产信息换管理,但也因为重视程度较低、相关职业技能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使得被建设内容也仅围绕着个别的模块内容和系统的简单升级进行开展。

(二)资产管理信息化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在当前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中,还有一点不足就在于当前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上,因为缺乏相对正规的管理制度,就会使得教职工人员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时,出现少有依据可靠的现象,从而使得工作难度有所加大。此外,制度得不够完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续信息化建设中的功能设计、方案更新以及具体内容的实施[1]。所以,当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职工要在智慧校园的视野下,进行相应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保证高校的资产能够得到更为精细化的管理。

(三)资产管理信息化相关手段较为陈旧

除了相关管理人员的观念不够新颖,对资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之外,他们对资产管理所应用的手段也较为陈旧。据调查,还有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为节约成本,仍在利用手工记录资产的数量与变动,这样的方式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误差性和不确定性的,因为纯手工记录的内容,一方面容易出现差错,一旦哪里的记录或计算出现差错,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应的修正[2]。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便性与实效性,传统手工记录的方式,对于记录人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当会计之间进行交接时,就很容易出现新人难以上手、数据偏差的情况;而只针对当前资产进行保存和记载的行为,也并不符合到时代发展趋势,不能更好地将资产进行有效利用,这并不利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高等职业院校资产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在明确当前高职院校资产信息化建设之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之后,教职工还需要对信息化管理建设发展的目的进行探究,也只有在明晰的目的之中开展相应的革新工作,才能够使资产的应用更具针对性,达到促使学校长期向好发展的目的。

(一)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效率

对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资产进行更为信息化、专业化的管理与建设,这中方式与传統的方式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更高。从上文对当前高职院校资产处理的方式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记录的弊端所在,而信息化建设恰好就将这一点不足进行了相应的弥补,它能够利用更为便利、更为省事,以及更具科学性的互联网技术,帮助教职工进行校园内资产的合理管理。具体的操作过程也对比传统手工记录而言更为简单,教职工在拿到资产记录的原始凭证之后,只需要将上述内容和数据进行录入,这样就能够形成对比手工账簿而言更加具体,且更为清晰的资产记载。所以积极促进高职院校资产信息化建设,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教职工的管理效率,能够将传统方式中所消耗的人力、财力成本进行有效弥补。

(二)能够合理促进校园内的数据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在智慧校园的视野下所进行的高职院校资产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管理手段相比,还能够更为合理地促进校园内的数据资源共享,即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资产的应用与往来明细透明化,以此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3]。数据资源共享本就是智慧校园视野下的一种专项管理内容,为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无论是学生、家长、上级部门都能够更为直接的对高职院校的资金运转、数据资源进行了解,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院校的信誉度,为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供了相应保证。此外,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数据资源共享,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将不同类型的资产利用记录,进行高效率的合并从而能够将人工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担,而信息技术所计算出的数据内容,其准确性更高。所以这样的管理建设方式对提高校园的综合管理水平而言有着极强的效用。

(三)能够给院校带来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目的就在于,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的长期向好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就在于上文中所提到的,这种更为公开透明式的管理手段能够提升学校的公信力,这对院校的后续招生、排名都有着相对积极的影响[4]。而另一方面就在于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建设其本身的实效性上,因为这种管理方式下,教职工能够打破传统管理的思想束缚,从而将院校内的资产尤其是资金进行合理的应用,如帮助学校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完善教职工与学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保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智慧校园的视野下所开展的资产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其带来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

三、智慧校园视野下开展资产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完善高职院校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最后,教职工的目光还是要转回到策略上来,针对上述的现状、成因,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才是完善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校园内对资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提高教职工人员的重视程度

首先,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想要将资产信息化建设管理进行高效利用,就势必先将校园内教职工对这一管理方式的重视程度进行有效提升,保证大家能够利用积极地、具有发展性的眼光看待资产的信息化建设,从而在根源上强化校园综合管理。对此,院校领导可以在加大在校园内对教职工进行一定的理念宣传,如开展专业信息化讲座、组织教职工进行统一的管理经验学习、强制下达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任务等等,由此提高大家的重视程度。

(二)借鉴他校的优秀资产信息化建设经验,创新当前所应用的管理手段

其次,学校的领导人员还可以尝试利用于他校进行友好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从他校的优秀资产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学习到相应经验,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当前所利用的管理手段进行相应的创新,最终达到提高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目的[5]。如领导人员可以根据对别校的观察,学习并掌握一项“系统自动连接”的管理手段,将本校的资产与各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以便出现资产流失问题时及时查找。而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我们还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当前我校仍有哪些资金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应该怎样改进。

(三)创设更出具针对性的资产信息化平台,完善资产信息化的相关制度

最后,教职工还可以根据大家对计息技术的不同了解进行共同的协商,研制出更具针对性的资产信息化平台,同时还要根据专业人士所提出的建议进行有效的相关制度完善,最后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相关制度的规范下,将学校的绝大部分资产处置明细进行平台展示,达成资产管理透明化。此外,在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同时,教职工还要对可资产的发展性进行相应的衡量,在平台中设置一个单独的板块来收集各方人士对于资产利用的建议,并由院校内的高层领导进行商议,最终达到群策群力管理校园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校园的视野下开展相应的高等职业院校资产信息化建设,确实能够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但想要更好地将这一管理方式进行应用,切实发挥出实际效用,相关的教职工人员就要从全面了解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資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出发,将当前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理清,并再次确认这种信息化建设方式应用的目的,最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将上述问题一一击破,提高整体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佳.浅析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J].石河子科技,2020(05):42-43.

[2]曾令俊,张衍志.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启示与探索[J].知识经济,2020(07):49+51.

项目来源:2020XY—3.人文社科类;智慧校园视野下的高等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高职院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