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改革探究

2021-11-07 18:56乔鑫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

摘要:现代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财务软件的应运而生,使得各企业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着重探讨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供需矛盾情况下,指出传统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模式的误区,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改革方法,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会计 教学改革 大数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职业教育会计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及要求在不断提升,而职业院校为社会会计工作人员提供重要平台,自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来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培养出更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会计人才,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怎样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需求的会计人才。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的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在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和处理等方面有着人工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多简单繁琐的记账、报表和核算等会计工作将由计算机完成。各职业院校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减少,但同时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企业来说,各大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当前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弊端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多数职业院校对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依然停留在只会做出纳和简单的记账、报税等基本要求上。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基本几十年不变,不注重专业实践和技能的培养。第二,在培养目标上缺乏灵活性,现代企业和事业单位需要的会计人员素质不尽相同,,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多层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以满足企事业需求。第三,职业院校会计学生普遍对计算机操作技术和新的专业会计软件的学习重视不够,对常用的操作系统掌握不熟练。

(二)会计教学内容过于僵化,缺乏创新

对于大部分职业院校来说,理论教学还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制约,仍是为了讲授给学生完整的会计知识内容。在实践操作方面,由于理论教学占据了大量学习时间,导致会计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似是而非,在动手操作方面也茫然失措。另一方面,在职业院校,大多数会计教师具有较为丰厚的理论知识,可是却缺少较为严重的实践经验,所以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此外,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职业院校对于知识的更新也处于原地踏步阶段,会计教学的内容基本是一成不变。许多新业务的出现,一些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变化,但职业院校的教科书却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会计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就的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应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慕课、课堂互动、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忽视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教学手段落后,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师的会计教学,仍然是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会计教学处在现代这样一个不断变革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信息更新的特点是一个必然趋势。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改革

(一)明确职业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教学方式首先要明确培养会计人才的定位目标。定位目标应当具有社会前瞻性、有相应的高度,并且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必须有自己的眼光,不可盲目跟风,而且对自己要求要高,要相信自己可以成为国际社会高端的会计人才。再者,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主动面向中小企业,学校可积极主动与校外的中小企业联系,为学生争取到中小企业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教授知识内容时,应该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教学,学生则应主动了解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努力把自己发展成为适合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现代科学教学方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改革要想有序的实施下去,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案例教学、对分课堂、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会计凭证”这一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一些会计凭证,模拟企业实际业务,完成知识点教学。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还需要结合职教 20 条,基于此来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有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创建实验室,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让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硬件,而且能掌握基本软件和财会专业软件(如用友软件等),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新需要。为此,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来配备专业化的教师以及计算机平台。学校领导要重视并积极创建实验室,并且为其配备相应的应用软件和设备。“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師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教育部要求适应职业教育“三改”改革、高职扩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新任务、新要求,从教师培养补充、资格准入、培训发展、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解决举措,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进入专业化轨道。

参考文献

[1]周传颂.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下的统计教学模式改革[J].经贸实践,2018(15):343- 344.

[2]赵欣.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探讨[J]. 商,2014(38):34- 34.

作者简介:乔鑫(1972-),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四平市,经济学学士,四平职业大学财经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