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1-11-07 18:56铁芝荣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高职院校

摘要: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的思考:教学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深研教材;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方向;教法改革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课堂要留白;高职生普遍自我认同感低,要利用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树立好榜样。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教学能力

2020年11月在南京参加了全国性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目的是着力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共邀请了7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教授,培训日程安包括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教学展示和实践研修四个环节。通过几天的学习,收获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下面我谈一下在本次培训后,我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思考1:教学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深研教材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效果,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改革、如何创新。7场讲座,好几个教授都在强调“内容为王”,要坚持深研教材。可能为了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不断变化的学生,我们一直想要改革,想要创新。但是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课改革改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他的理论内容是基础。教学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深研教材。徐维凡教授强调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书本要一遍遍研读的。只有坚持深研教材,内容为王,才能把课读深、讲浅。浅指的是浅显易懂。只有上课前精读精研教材了、吃透精髓了,才能在上课中扎根现实、释疑解惑。前面提到在思政课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的问题学生如果有困惑,教师要给学生一个信服的答案,那立足点一定是教材。所以教学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深研教材。

思考2: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方向

(1)将问题意识贯穿全过程,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思政课中老师都会设计问题,知识点很多?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问题应该是有质量的,能唤起学生思考的。马忠教授强调1、提问的语句:激励性;2、提问的导向:开放性;3、提问的难度:适度性。只有激励性的语句学生才想说,只有开放性的导向学生才敢说。作为年轻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还需要好好钻研。

思政课还要将问题意识贯穿全过程,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能够解答学生的疑惑,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身边的现实问题。我的思考是要鼓励学生问问题,能解答的当场解答,解答不了的回去查阅资料、请教其他老师第二天解答。

(2)转变话语体系,注重效果导向

马忠教授是结合自己的教育部立项课题“《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教学中的文本分析和话语创新探究”作了研究成果分享,强调了思政课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重组、再构和创新的重要性。我收获到的就是在思政课教学中一定要学会转变话语体系,换种说话方式,因为思政课的目的要入脑、入心,让受教育者信服,不恰当的表达效果可能不太好。马忠教授非常风趣,他举了很多例子,建议不会说要学习,要多学习。

程旭东教授带着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也强调思政课属于通识教育,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这堂课才是有效的,要注意效果导向。思政课理论性都比较强,高职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而又有一部分学生比较排斥学习理论课,所以一定要学会转变话语体系。

思考3:教法改革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

多讲思政故事:高职的思政课尤其要关注分析学情,根据高职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施环节中,不仅要注重学理,围绕教材,还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用通俗化的语言把学理知识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徐维凡教授强调“思政老师要学会多讲思政故事,多利用课余实践环节,创新发展思政教学形式。”故事能够吸引学生,也能够启发学生。

思考4:课堂要留白

讲课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上课时间太紧凑,想讲的太多,我一直在讲,那学生呢?教育的主体学生呢?消化了没?所以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讲课要读厚、讲薄。教师备课前阅读的内容要多,但讲课内容要精炼、不能太满,要留白,给学生思考沉淀答疑解惑的时间。

思考5:高职生普遍自我认同感低,要利用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树立好榜样。

徐维凡教授提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可以适当扩大,多元化,“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环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召集企业先进工作者以及社会劳动模范进学校授课分享经验。”这一点,利用社会资源,召集企业先进工作者以及社会劳动模范进学校授课分享经验有些难度,还要付出一定成本。我的思考是以后自己上课班上比较优秀的学生,就业单位好,取得好的工作成绩的学生,让他们给我录个视频,讲讲自己的学习经验,求职经验。因为我们的学生普遍自我认同感低,缺乏自信,认为来学校就是拿个毕业证,自己不会有好的工作机会。我每次进班第一次课,介绍完课程学习目录后,都会给学生讲那个分院的你们的学长学姐现在在哪工作,很优秀,学生听得很认真,我们的学生需要这些身边的榜样激励他们。同辈群体的影响有的时候比班主任、比思政课教师引导的效果要好的多,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将理念、观点讲清楚,讲明白,更是要入脑、入心,让受教育者信服。而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学生而言,要上好思政课,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真听、真信、真用,就需要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立足教材,改进教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曾晓.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J].时代论坛,2019(12)

[3]李畅.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9(11)

作者简介:铁芝荣,女,回族,1987年6月,新疆哈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首批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张晓芳名师工作室成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高职院校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