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现状与改革分析

2021-11-07 18:56覃礼荣陈丽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分析

覃礼荣 陈丽冰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开始以素质教育为主,在对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极高的要求,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也成为近年来的重点。在对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进行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在不断的摸索和积累经验中,下文将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的现时状态以及需要改进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政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以及将对体育课程思政改革有益的方面总结经验。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现状与改革;分析

前言:

普通高校中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注重大学生的实操训练,忽视了体育课程在思政方面的引导。对体育课程的思政进行改革,不仅仅是将思政的概念强硬的加入体育课程中,更是以核心素养为前提,让大学生在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通过体育方面的知识点了解其中的思政含义。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不满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还需要通过体育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建设。在对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将着重点放在将体育知识中提取思政内容,通过分析对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改善和总结。

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的意义

1、含义

课程思政的主要是指在传统的各学科课程中将与思想政治理论融合的新型育人方式,注重体现“立德树人”中“立德”的重要性。是各学科元素与思政元素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关系,共同促进普通高校通过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在身体和品格两方面的成长,在两者的关系中,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能养成良好的品格。以融入学科尤其是体育课程的方式实现协同育人的想法,以立体多元的形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创新的科学思维表达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在普通高校中,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发展下有怎样的好处?在校园阶段中,是促进大学生形成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传统。

2、意义

(1)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方式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面育人”是目前我国的整体目标,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是进行全方面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种方式。从2014年开始,逐步将德育放进教育改革中,进行思政课程的方式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各学科中有所体现,对大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本宗旨是为了向国家“培养哪种品格的人”以及“怎样培养高尚品格的人才”,从大学生时期开始培养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指导方针的根本贯彻,加强大学生的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和传统的“做事先做人”想要表达的意义一致,高尚的品格决定做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意识决定怎样做事,故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2)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基本

课程思政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依附于各个学科中的,主要通过學科知识中有思政理论知识的融入。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方面的来看,传统的体育课程重点放在了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品格和心理上的素质培养。在体育课程中可以有大量的对课程思政的融入,例如:我国近年来的“体育精神”一词的出现,不在一味地追求得到做好的成绩,而是在运动中看到运动员的坚持以及为了给国家争光而付出的努力等多种优秀的品格和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运动员展示出的思政内容在普通高校中让大学生通过了解和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大学生学到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意识,对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3)思想政治高质量学习

既然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是协同育人的关系,那么在体育课程中就会有思政元素的融入,单独的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不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可以在体育学科的学习中让大学生间接的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思想政治的价值理念,形成正确的精神追求,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体育精神”。为在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学习的基础,也为今后不如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过程中形成意识提醒。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现状

1、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师自身认知的不足

在普通高校中体育课程有着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与文化课学科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体育课堂上不需要拘束于教室中,没有具体的课本对知识点规划和注明。本身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就是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的过程,在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指导,用以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最近几年来提出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在体育课程方面没有专业的思政内容讲解,导致对思政教育理念不明确,故在体育课程中不能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更好的结合。在个问题出现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的过程中,是出现的最明显的问题。

(2)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大学生在经过残酷的高考后步入大学生活,在普通高校的学习中,体育课程变成缓解学习压力的课程,大学生认为体育课程更多的是跑步和做操的课程。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以及必修课的得学分的情况里,以及长久以来的传统思想从小学开始就有体育课程的不重要导致在进入普通高校后大学生依旧不能转变思想,因此普通高校中的体育课程有少数人去认真对待,尽管在体育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部分大学生还是不能更多的进行了解。

(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遗漏

在普通高校中对体育课程的目标制定在了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培训上,忽视了体育课程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哪些方面的培养。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上,主要对运动技巧以及科学的进行运动进行讲解,在测试中也偏侧重于对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考核,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因此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弥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发展的现状

(1)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普通高校在教学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改变,不在只靠板书对学生进行授课。更是从多块滑动黑板到多媒体展示再到设立情景式教学等多中教学方式,大学生不仅仅只靠模仿体育教师来完成体育课程,更多的以做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在体育课堂上完成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互相之间运动技能的指导。尤其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体育知识以及思政内容,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大学生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层面对体育知识以及其中包含的思政内容进行理解,最后通过小游戏的形式对大学生形成的思政意识进行测验和考评。

(2)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

目前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分成了必修课和选修课,意义在于所有的学生都要上体育课,对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进行学习。并且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为主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意志力进行培养,锻炼出大学生强大的意志力。有趣的课内外体育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体育活动的规则培养大学生的团结能力,更好的对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学习。

(3)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

在不断的纠错和改革中,普通高校逐渐对体育课程引起重视,体育教师再进行体育活动的设计时会话花更多的时间的精力去研究。有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政意识为体育课程的目标,体育教师就能够对课堂的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案,通过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以及教学过程中育人先立德的意识,对体育课程的目标进行完善的确立。

(4)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渗透

在教学目标的不断改革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也会逐渐的开始渗透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体育考核不在只依赖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还要通过大学生参加的课内外体育活动最终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思想政治课程不只是思想政治课老师一个人的责任,各学科教师对课程思政都有责任。教师在体育目标确定后就会对体育课程进行设计,会根据具体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动设计。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改革的措施

1、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师都应集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学习。“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中”当然教师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以及知识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紧追时代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关于教育方面的发言,在会后,普通高校应组织教师集中对讲话进行分析,进行及时更新改革的内容,组织教师进行落实讲话的方案设定。体育教师可以去听取思政教师的讲课,也可以向其他学科的教师吸取融入课程思政的经验,通过不断的摸索,对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品格进行培养。通过上述的分析,将按照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体育课程思政发展改革的趋势进行简要的总结。

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用于实践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对课程思政内容進行融入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挖掘出更多的体育课程思政资源,让真正的体育课程思政资源不在是口头的谈谈,更是普通高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课程思政元素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影响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育教师也因做到课程思政的内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号召大学生去参加志愿者活动,锻炼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体育教师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去,按照不同需求志愿者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适应支援工作等,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力。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以危难时刻发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展示,例如:有人对不慎落水的孩童进水救人时,通过视频对救人者的游泳方式进行演示和纠错等,以及展示正确的救人方式,再以最后救人者英勇无畏的精神进行鼓励,给大学生渗透见义勇为的意识。

3、不断更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元素

在通过对其他普通高校中任何课程进行思政元素渗透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并且不断去探索课程思政的新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时使用最新的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实时对思想政治进行学习,尤其奥运会期间的体育运动,鼓励大学生观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观察学生的不足进行因材灌输思政元素。体育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和纠错中对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进行改革。

结语:在强调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各门学科中都有融入对思政素质的培养,在不受重视的体育课程中,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由简单的体育训练到通过体育课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这是一个不断纠错和更新的过程,通过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将体育课程与思政内容相融合,形成完整的体育思政课程制度,对大学生意志力以及团结意识的培养。充分体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现状与改革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2021.09.24

[2]徐勇楠.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25

[3]刘衡升;梁富城;钟琦;管随善;刘维韬.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06.25

[4]靳晓斌;杨红果.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J]青少年体育.2020.12.25

[5]吴青霞.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作家天地.2020.09.08

[6]杨大本;余涛.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02.15

基金项目:2020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Wyjg2020B005)

作者简介:

覃礼荣,男,(1980.12-)汉,广西博白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陈丽冰,女,(1993.3-)汉,广西梧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休闲体育学。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分析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分析:是谁要过节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第二批招生院校及专业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回头潮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