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诊改实践

2021-11-07 18:56王春蕾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数据库目标高职

摘要:本文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以2018-2020为三年诊改周期,从课程基础、课程建设目标、诊改实施、诊改成效四个方面,介绍课程在诊断与改进工作中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课程诊改;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1 引言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試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指出: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要推进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其中,课程诊改是教学诊改工作的核心,链接着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国家要求,链接着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链接着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师职业化的追求,链接着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职业化成长的需要[1]。本文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以2018-2020为三年诊改周期,从课程基础、课程建设目标、诊改实施、诊改成效四个方面,介绍课程在诊断与改进工作中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2 课程基础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标的职业岗位是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库运维。经过课程团队多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课程标准化改革、基于OBE-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形成了“以应用为主线,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特色,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目前,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较大,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软件开发必需掌握的技能之一,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课程诊改过程中,运用SWOT模型对课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的课程资源很难满足教学改革需要,尤其是信息化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对课程标准以及课程目标做出相应调整,优化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学习效果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软件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打造目标链

结合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目标,依据课程建设方案,紧扣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由此分解出四个小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课程资源建设目标以及教学活动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思想,建设一个适合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习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构建基于SPOC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满足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4 诊改改进

以“计划、组织、实施、监测、预警、诊断、改进”为关键环节,通过设置课程质量监控点,分析数据、诊断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

(1)计划

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依托学校质量管理平台,设置课程质量诊断目标值、诊断测评标准值和预警值,确定课程2018-2020三年的建设目标以及课程诊断目标值。这15个课程诊断目标值为:课程主讲教师人数、双师型教师比例、行业企业人数、教学内容组织设计、实践教学比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课证融通课程、应用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类型、课程资料完善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成果、学生考核及格率、学生参加省级赛项获奖数、课程学习满意度。

(2)组织

组建教学团队,明确分工,形成课程负责人推动、课程专家团队指导,骨干教师实践、校内外兼职教师协同的教学团队。其中,课程负责人制定课程规划、承担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诊改检测点数据分析、课程平台运行管理工作。课程主讲人承担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课程平台讨论答疑工作。企业工程师承担课程教学案例库设计、开发工作。

(3)实施

根据15个课程诊断目标值,每月召开课程团队会议,监测阶段任务,监测课程建设情况,教学活动实施期间,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期中和期末开展课程满意度调查,期初、期中和期末开展教学检查。

(4)监测和预警

借助“智慧树”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及时监测课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预警点,及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

(5)诊断与改进

以学年为周期,根据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进行诊改,诊断每个诊改周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分析,形成课程改进的可行性具体办法。

5 诊改成效

(1)以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线,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以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基础,内容组织上以案例任务为驱动,并且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内容衔接,同时也为“Web前端开发1+X”等职业技能认证中数据库操作能力的考核提供支持。

(2)践行混合式教学手段,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团队利用智慧树教学平台,实施基于SPOC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满足学生移动化、泛在化学习需求。教学活动的实施分为线上在线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两个环节,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混合式学习。制定课程过程化考核和评价办法,加强动态考核机制,把学生在教学平台上的互动情况作为成绩考核指标之一,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的变革。

6 结束语

课程诊改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诊改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经过三年的诊改周期,课程教学团队课程团队以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标准,以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标准的制订为起点,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支撑,根据课程实际建设与教学情况查找不足、完善提高,最终达到贯通课程目标链和标准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2]。

参考文献:

[1]李联卫.高职院校诊改工作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9):18-24.

[2]杨辉.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诊改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20(7):163-165.

作者简介:王春蕾,女,讲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数据库目标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