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儿口才教育的发展

2021-11-07 18:56张溪元孙媛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口才小朋友思维

张溪元 孙媛媛

对于口才的教育现在可谓是顶在了一个浪潮上,学校开始注重孩子的全方面培养,社会上也慢慢把口才当作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普遍要求。所以现在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能更好的融入到学校社会中,纷纷让孩子们走上口才培训的道路上。

但现在随着口才教育的培训的迅速发展,有很多传统口才教育已经面临了困境,传统的口才教育教学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注重孩子的发音和孩子的表达能力,要求孩子语音正读、自信上台、形体训练、语言表演、儿童故事、模拟主持等,致力于培养孩子成为自信的、优秀的小小主持人、星主播。但其实有很多孩子并不是以后职业规划就是想成为一个主持人、星主播,对于家长而言,绝大多数家长并不是希望孩子孩子具备专业的主持人素养、出色的舞台表演能力,而是更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口才课程,成为自信的、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有人格魅力的人。

所以在少儿口才教育培训方面,不能在单一的一味的去追求吐字归音,枯燥无味的要求孩子每一个字音字词发音准确。而是要在丰富我们的教学课堂,从多方面去培养一个游优秀全方位发展的孩子。

在传统表达当中我们经常只是单一地强调有声语言节奏、重音、气息、语调的学习,这就导致许多孩子掌握了很多优秀的舞台作品,但回归到生活中,依旧缺乏自信、不敢表达。但当我们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枯燥的说,加一些动作、游戏、表演,引导孩子将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动,手、嘴、脑并用,让孩子们对于稿件的感悟和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不仅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更让他们可以更自然生动的表达。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教给孩子们很多优秀作品稿件,在这里我就拿我们的最熟悉的朱自清的《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熟悉这一段当中的字词的读音,确保小朋友们都认识其中的字词,紧接着给小朋友们讲解一下作品的背景,《春》的背景是从盼望春天,到描写春天,再到赞颂春天,作者有条不绦地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從而,作者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即他喜爱春天。了解了背景之后,让小朋友们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角色,可以是花,可以是小草,也可以是风筝等等,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紧接着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对于课文当中角色的理解,用情景剧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小舞台剧就在小朋友们的理解下表达出来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对于稿件的理解加深,更可以让他们在表演当中释放自我,更勇于表达自己。所以对于我们现如今的儿童口才教学我们要多做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融入到课堂当中,不要让他们抗拒课堂。而这样的“破冰”课堂也会让孩子们更敢于表达。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只是专注于教给孩子们发音表达,并没有注意孩子们的思维教育。“思维是行动的根本”,其实思维也是话语、表达、交流和口才的根本。因为片面、混乱的思维必然导致片面、混乱的表达。让孩子理解“思维”比较难,因为它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具象的形式来培养。可以多做一些思维的小游戏,让小朋友们能更好的去锻炼思维逻辑。例如说话的时候要分清主次,按照逻辑规律去总结一件事情,讲清楚来龙去脉。表达稿件的时候要划分好段落……。有很多故事关于瞎子摸象、曹冲称象、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揠苗助长、龟兔赛跑及司马光砸缸等内容,也都是把思维教育融入故事之中的范例,是思维教育的启蒙教材。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往往忽略掉了对于心智、情感教育情商的培养。对于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往往只会说话,但不知道怎么才能说好话。这就体现在了对于情商培养的不重视。老舍先生说,“说什么”固然重要,而“怎么说”更加重要。“怎么说”不仅是包括说话要讲究艺术,还包括必须有真情实感;而没有真情实感往往也不会追求说话的艺术。谈到情感与语言,我国古人则说,“言为心声”,“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因此,口才教育既要注重语言的教育及表达的训练,又要培养和激发孩子们的种种感情,提高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如果缺乏对他人、外物的感情,就会言之无物、言而无情。反过来,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或不善表达,又会出现“心欲言而口不逮”的窘境。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多增加一下关于人际交往,以及情感教育的小例子,让孩子们在面对这些种种情况之下可以从容大方的面对。这样是让孩子们在口才学习中更加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人格的培养。口才不仅关乎人格,甚至关乎国格即国家形象。中央提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但长期以来,在外国人的印象中,中国人呆板、压抑、拘谨、不懂幽默,不敢讲话、不会说话,特别是不敢讲真话、不会说自己的话。以至于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刘璇对着外国媒体的话筒和镜头从容接受采访这件事居然也成了新闻。但就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怎样生动、自然和有效地说话,特别是怎样向世界说话,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小孩讲大人话、大人讲干部话,干部离开稿子不会讲话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少年儿童的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具有一种特有的真诚、纯洁、天真、奇特甚至美妙。他们常常跳出大人的思维与逻辑,而这也正是他们纯真之所在、可爱之所在。我们应该善于倾听和欣赏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纯真与思维,帮助他们成为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中国的文化传统十分强调要摆正才与德的关系。

比如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甚至说:“深沉厚道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辨是第三等资质”。同样,口才教育也必须置于人格教育这个教育的总命题和终极目标之下。因为只有把口才教育做为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才能实现口才教育的最高价值,而口才教育也只有走综合施教之路,才能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实现其最高价值。

对于口才教育者而言,我们真的应该打破曾经的传统教育思路,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更能体会到快乐,其次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教说话,表达,更多的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心智、情感、人格。让孩子们可以更全方位发展,把口才教育的最高价值发展到极致,让孩子们可以更加优秀自信的展露在大家的视线当中,培养更多优秀的孩子去到各个角落发光发亮。对于教育者的也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让口才教育发展的更好更完善。

猜你喜欢
口才小朋友思维
哲理漫画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找茬儿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海边玩一夏
成长日记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