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解题反思能力

2021-11-07 18:56郑晓慧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郑晓慧

摘要:数学的教与学在于发展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且整个学习过程是以数学习题为核心,在解题探索中获取知识、巩固能力。而这一过程不仅在于学生的探索与解题,亦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思维批判及深刻性,更好的发展其思维能力,并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将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展开分析,以探索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有效开发,推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解题反思能力

引言:

教师在展开数学解题教学指导期间,可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其数理逻辑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在解题反思能力培养期间,教师则可从多个方面展开指导,基于意识培养,将解题反思贯穿于学生解题的全过程,并加强学生这一能力的训练,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将其落实于自身。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在教学期间常存在的问题则为学生缺乏一定的注意力,难以将注意力集中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尤其全天候都需要接受新知识的学业阶段,学生更是易于产生精神疲惫的现象。而当教师教授的内容难懂且乏味时,则学习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教师则可适当采用问题情境构造的方式,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使其能够在情境中更好的接受问题并主动的融入至与教师的互动學习当中,从而形成良性的思考与反思,以增强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1]。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则可让学生先行画出自己所理解的这两个概念的图形,此时,学生则会画出不同形式的相交线与平行线,进而再由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示,指导学生观察图示中的内容,并让学生判断线段的长短。大多学生在观察第一眼则能够快速直接的说明线段长度为相等,进而由教师指出其实际长短,如“两个线段一样长”,这样一来,学生则会对自己的视觉及判断产生怀疑,进而让学生观察自己所画图形是否亦是存在视觉上的影响。如此,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亦能够在疑惑下使其逐渐形成反思意识,为其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前提。

二、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解题思路的反思

在解题期间,学生的思路决定着其解题的过程及结果,当思路正确则为后期铺设良好基础,当思路偏航则导致整个解题过程存在误区。而初中阶段的数学题目的设计并非简单直接,常伴有较多的干扰信息,导致学生易于受其干扰,从而难以准确的提炼信息并进行严谨周密的考虑,致使思路发生偏向,影响至整个解题过程。因而教师则需加强指导学生对于思路的反思,尤其在思路存在错误导向之时,以帮助学生通过有效反思,及时将错误思路进行改正[2]。例如,在题目“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M为AC 中点,N为BC中点,其中AC=6cm,BC=4cm,MN的长为多少?”,大多学生在面对这一题目时,则易于受固定思维的影响,在计算时,则易于错解为3+2=5,显然,这一思路存在一定的误区。此时,教师则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路的反思,如“题干中说明A、B、C分别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一现象有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样,学生则会恍然大悟,自己在思考时仅考虑的一种情况,而忽略了另一种情况,从而导致解答错误。

(二)解题过程的反思

解题的过程亦是存在错误的高频环节,包括计算错误、理解错误、逻辑错误等等,因而教师在这一环节当中亦需要指导学生注重解题过程的反思,以锻炼其解题的严谨性,增强学生的解题效率[3]。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则可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反思,除上述所述之外,还有题干信息的提取亦是常见问题之一,或是信息未能准确把握,或是未能关注至隐藏信息等等。因此,解题过程的反思亦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亦是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题目中,如“已知一元一次方程:-3x2a-1+6=0,求a的值以及方程的解。”,在这一题目中,则融入了隐含条件2a-1=1,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当学生在解题完成之后,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就各自的解题过程展开反思,如“为什么这样解?解题过程是否正确?题目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题干信息有哪些?”等,进而让学生在反思中增强对于题目的理解更为深刻透彻,不仅能够使其审题能力获得提升,亦能够增强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及能力。

三、加强反思训练,提高学生解题反思能力

除教师的引导促进之外,学生的训练力度则影响着学生能力提升的强弱快慢,事实上,解题过程亦是学生心智活动的过程,心理因素亦是影响学生解题效果的重要元素,如若存在思维定势,以机械化的方式展开解题,那么当题型发生变化时,尽管定理、公式牢记,然而仍难以有效应对。其在于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导致解题出现困阻现象[4]。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部分时,如“已知方程x/(x-2)+(2x+k)/x(x-2)=0只有一个实数根,求这个实数根及k的值。”,大多学生在求解这一类题型时,则易于仅考虑一种情况,导致在解题时存在误区。此时,教师则需指导学生展开反思训练,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反思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促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及层面分析数学问题,以转换定势思维。这样,通过不断的反思训练,借助错误进行反思,以促使学生在错误中获取教训,从而深化其反思意识,使其解题反思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四、结束语

解题反思需贯穿于解题的全过程,包括如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方法以及对于存在错题的反思等等。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及习惯,以增强数学的学习效率。因而教师要积极探索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与应用指导,通过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解题反思能力,使其数学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鸿波. 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应用分析[J]. 新课程(中学),2017(2):198.

[2]王芳.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00(019):P.83-83.

[3]谢锰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J]. 读与写:上,下旬,2016,13(017):214-214.

[4]顾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7:9-10.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