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教学促成环节研究

2021-11-07 19:12张红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产出导向法

摘要: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以学术英语(经管)课程为例,探讨在“产出导向法”视角下,教师如何遵循“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巧妙设计促成活动,使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无缝对接,有效促成学生高质量英语产出,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能力,达到学用相涨,学用一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学术英语;促成环节

1 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出台了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该指南秉承“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再次强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包括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专门用途英语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以提高英语学术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与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工作就业密切相关,深受高校学生的欢迎和重视。但如何在教学过程做到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有机结合,实现学用一体,仍是每位任课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产出导向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团队针对“学用分离”问题,历时多年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以“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关键能力”为教学理念,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以评为学”的教学假设基础上,按照“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活动[1]。由此可见,POA对学术英语教学有着重大指导意义,被学术英语教师用于教学实践研究不足为奇。

目前已有很多基于POA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以“产出导向法”为主题进行检索,一共出现1753条结果。但以“产出导向法”和“学术英语”为主题进行进行检索,中国知网仅显示50条结果。这与学术英语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大相符。因此有必要加大POA在学术英语中的研究。本文在POA的理论指导下,从学术英语教学实践出发,探究促成环节的设计,以期达到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无缝对接,解决实际教学中学用分离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术素养。

2促成环节设计

2.1研究背景

我校早在2016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就把专门用途英语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第三学期开设,32个学时,1.5个学分。由于受到本校师资的限制,专门用途英语在我校根据学科类别粗略划分为三大类:社科类、经管类和理工类。

本研究对象是我校2018级会计学院大学二年级一个合班63位学生。会计班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属于中上,能用英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流利地交流,但大部分同学只重视专业学习,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不足,普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研究选用的教学材料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学术英语 管理》第一单元Text B “What Supermarkets Don’t Want You to Know”。该篇文章讨论了超市如何利用区别定价战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既能把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又为语言应用提供了很好的产出场景。

2.2促成活动设计

促成活动就是教师承担脚手架的角色,主导教学,通过有效输入,帮助学生完成将输入材料转化为产出性知识并完成语言输出任务的各种教学活动。邱琳[2]则明确指出促成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其有效性直接决定学生产出的质量。促成环节有三个衡量指标:“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3]。

1)精准性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POA理论逆转了输入与输出顺序,教师需要课前启动输出驱动,构建实际应用英语的情景,发布产出任务,让学生尝试性完成产出任务,感知自身的不足,激發学习动机。然后教师针对产出目标和学生产出困难开展输入促成活动,搭建脚手架,进行精准选择性学习。

在此研究实践中,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以主题讨论形式发布产出任务“Suppose you are the marketing manager of a company,how can you attract more customers by pricing your product or service? Please self decide on the product or service category!假定你是公司营销部经理,你将如何通过定价来吸引更多的客户?请自行选定公司产品或服务类别!”学生通过回复方式完成初次产出任务。教师导出学生回复,经过统计分析从内容、语言和话语结构上精准定位学生的产出困难。内容方面,产品或服务的类别狭隘,吸引客户的方式过于简单。74.6%的学生回复的是食品或服装;82.5%的学生吸引顾客的方式只提到打折,但如何打折并没有详细说明。语言方面,76.2%的学生回复就一句话或两句话,用词简单,口语化严重,字数在30字以内。例如:Suppose I am the marketing manager of a food company. I will offer a big discount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话语结构方面,通过对篇幅较长的回复分析,发现学生具有基本逻辑表达能力,条理清晰,只是有部分回复缺少总结。

针对以上产出困难和产出目标(撰写区别定价战略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研究报告),教师补充输入材料,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并设计促成活动,为学生实现产出目标搭建脚手架。内容促成活动:补充不同行业产品和服务中英文列表和区别定价战略相关文本和视频,学习课文,识别区别定价策略在零售业的应用。语言促成活动:讲解课文,强调篇章结构、专业术语表达和学术英语文体规范。话语结构促成活动:补充英文研究报告范本,分析学术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2)渐进性

促成活动必须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否则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学生就很难完成产出目标。因此,教师把总产出目标分解为3个子目标:掌握不同的行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中英文术语;识别区别定价战略在零售行业的应用;掌握区别定价战略的定义,探讨区别定价战略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首先,教师把不同行业产品和服务中英文列表上传到学习通的资料夹中,并通知学生自学。课堂上,教师随机显示各种行业、产品或服务名称,让学生进行中英文互译互动,巩固输入,促成学生掌握对不同行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中英语表述。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投票活动,确定学生感兴趣的行业,并再次详细阐述产出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投票结果,形成研究小组,以小组形式展开对选定行业区别定价战略的研究,撰写个人研究报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头研究成果汇报。为了避免重复,教师要求一个班的同学从营销经理的角度来撰写,另一个班的同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撰写。

其次,教师对课文进行选择性学习,强调篇章结构学习、专业术语学习和学术规范学习。学生完成以下任务: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Overview,掌握区别定价战略在超市产品定价中的应用和文章结构;找出文章中所有的专业术语,并对专业术语进行英汉互译;完成课后练习Specialized vocabulary,掌握专业术语的用法;完成课后练习Formal English,掌握学术英语的文体规范。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补充的输入材料进行学习,进一步掌握区别定价战略的定义和英语学术报告的组成部分。

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讨论区别定价战略在所选定行业中的应用方式,并制作口头汇报PPT,准备口头汇报,小组成员各自完成个人研究报告的撰写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完成学生间的互评任务。

3)多样性

“多样性”促成活动毫无疑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实现促成活动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化表现为信息渠道、活动类型、组织形式等;内容多样化表现为交际目的、场合、对象、话题[4]。本研究实践中的促成环节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输入促成材料既有文本形式又有视频形式,促成活动既有填空练习又有口头汇报,组织形式既有个人任务又有小组任务。内容多样化仅体现在不同行业的区别定价战略应用和研究者身份的差异。

3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生的反思日志来观察[5]。以POA为导向的教学活动目的性强,且产出目标需要教师构建真实的交际场景,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度有明显的提高。对比初次尝试性产出和促成环节后的产出,学生的产出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最终的个人研究报告均在300字以上,且有理有据,结构完整。

但同时,选择性学习会弱化一些与产出目标关联度不大的学习内容,甚至直接跳过。一些学生会在反思日志里写到,“老师都不讲解生词,我需要自学生词,但效果不好,词汇量没什么提高。”“通读课文时,发现有些地方没看懂,但不影响我完成任务,老师没做讲解,我也没问,感觉英语学习进步不大。”如何做到合理取舍和平衡,引导学生学习获得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结语

通过基于POA的学术英语教学实践,本文探讨了教师如何遵循“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原则,针对性设计促成活动,实现学用一体。研究发现促成活动“精准性”最为重要,一旦促成活动失去其精准性,最终只会导致南辕北辙。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主体的意识。而且,学生经过专业的学习,可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储备,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使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能力。在保证促成活动精准性的基础上,教师分解产出任务,由易到难,逐步辅助学生完成最终的总任务。促成活动的多样性也不容忽视,否则单一重复性的活动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目前多样性多体现在形式上,如何通过内容体现促成活动的多样性,还需要教师多动脑,勤思考。此外,如何平衡选择性学习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和建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3-11.

[2]邱琳.“產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40(3):386-396.

[3]文秋芳.“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J].中国外语教育,2017,10(2):17-23.

[4]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辩证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9,42(3):407-418.

[5]夏丹.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提升促成环节教学设计 – 以公共英语课堂口头报告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3):51-56.

基金项目:校级教研项目 “基于POA的学科英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JY045)

作者简介:张红(1974年8月),女,汉族,湖北省黄梅县,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背景下POA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分析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
以学术英语为新定位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问题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