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析

2021-11-07 19:12叶翠翠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参照新出台的信息技术Python教学标准,对核心素养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优化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确保学生在学习时有所成就,在反复实践时掌握Python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处。本文围绕Python,探讨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希望可助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Python;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一、Python特点分析

Python源于荷兰“Guido van Rossum”编写的编程语言,在其眼里,Python具有简单且明确的标签。有关Python语言特色,如下所示:

1. 简单

Python语言极其简单,很适合人类阅读与欣赏,能令阅读之人专注于问题,而非是搞懂语言本身。

2. 易学

Python语法简单,上手速度快。

3. 开源

Python属于FLOSS的一部分,可以自如发布,并且还可以阅读其“源代码”,可以在其基础上作出改动,或者是将其应用到其他自由软件之内。

4. 可移植性

Python可移植到其他平台之上,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依赖系统特性,则可在“Android”“Windows”等平台上运行。

5. 解释型语言

Python在计算机内部,可转换源代码,将其变为字节码的中间形式,并翻译成计算机应用的机器语言。

6. 丰富的库

Python标准库极其庞大,并且存在可以定义的“第三方库”。

7. 规范代码

Python采取“强制缩进”方式,这便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

二、Python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 学校重视度不足,Python项目占比小

目前,互联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在高中学校中引起了诸多师生的关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从发展到完善,需要历经漫长过程,绝非朝夕之间就能完成改革工作。在具体教学时,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安排占比不大。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制约,学校坚守“应试教育”阵地,格外关注如何提高主科成绩,而不太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偏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价值日渐下滑,难以收获理想学习效果。

2. 教学方式固化,课堂效率低下

不可否认,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普遍沿用固有教学方法,尤其是在课程设计时,设计工作不够合理,理论比例远远超出实践比例,并普遍采用“灌输式”授课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兴趣,致使其兴趣越发下滑。同时,由于Python这一类内容具有超强理论性,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在讲解时如果不能选择有效的讲解方法,则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厌倦情绪。Python技术是程序语言设计,部分操作极其抽象且晦涩。所以,非常检验教师实际教学水准,需要教师具备扎实功底以及教学经验。但是,现有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相对匮乏,教学方法极其刻板,导致学生在理解这一方面内容时,产生了畏难情绪。

三、Python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教学建议

1. 选择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術教师在教学Python之时,可以选择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助力学生创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时,需要相关教师搜索典型教学案例,结合Python编程教学目标,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Python编程的深刻印象。在案例分析教学之际,教师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透彻分析Python编程问题,并促使其从多角度研究Python编程,以确保整个教学过程在循序渐进中取得成效。

2. 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养

Python编程计算,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据重大比例。为此,需要得到学校及相关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为了契合新课改趋势,学校应注重培训信息技术教师,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教学技能。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思想相对陈旧,缺少良好的教学经验,甚至还有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并未透彻掌握Python编程计算内容。所以,就需要学校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活动,动员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其中,助力其累积更多教学经验,以便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带来良好体验。

3. 创建信息技术实验室

为了保障Python编程学习效果,学校应创建信息技术实验室,以便为所有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在实验教学时,教师结合Python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诉求,完善不同教学模块。另外,还需要积极改进信息技术实验室中的各项设备,促进学生灵活操作,在具体操作时形成良好的技能。

4. 阅读简单Python程序及熟悉编程思想

在学习语言及开发工具之际,语法结构及函数调用远不如学习其思想更重要。Python编程计算思想极其先进,属于开源编程语言,涉及诸多开源Python软件。所以,可以多尝试一些软件,以便能真正拓宽Python编程设计视野。

5. 结合项目教学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项目教学强调凸显学生主体性,以学生为核心,选择特定项目突破信息技术教学的重难点。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包含项目主题、项目展示、项目实施等。在Python技术中,结合项目教学,更易于全面调动学生能动性,强化其信息意识,从而带动其整体核心素养的提高。然而,在具体选择项目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Python项目,展开主题式教学。坚持贴近生活的选择标准,选择更贴近生活的项目,更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练习及应用,从而提高相关知识教学成效,增强项目教学的实用性。同时,由于Python项目极其贴近生活,故而学生参与度高,更利于其深刻认知有关项目,提升学生项目学习热情。(2)教师还可以应用小组学习方式推进Python项目的拓展教学工作。展开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全面渲染氛围,通过讨论收集更多想法,更利于学生后期进行自主学习。把小组学习方式应用于Python技术教学中,足以全面拓展Python技术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该部分问题的探讨能力、解决能力,从而降低Python编程计算教学难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正处于改革过程之中,Python教学更是如此。为了真正解决信息技术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应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科学选择编程语言,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杨彩云,詹国华.引导性问题案例在Python数据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J].计算机教育,2021(01):154-157+162.

[2]崔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分析[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0):5-6.

作者简介:叶翠翠(1983.07--),女,汉族,安徽歙县人,本科,单位:芜湖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邮编:241000。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