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1-11-07 19:12李金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计量器具策略方法维护

李金娟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计量器具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测量以及控制领域,对大量的社会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由于当前阶段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存在短板,计量精确性尚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将在简要分析计量器具分类以及维护与管理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优化策略。

关键词:计量器具;维护;管理;策略方法

引言:计量是现代生产活动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计量器具的维护与管理直接影响着计量工作的效率水准。但是,目前所应用的计量器具大多是由机械元件和光学元件构成的,若想保证读数的精确性,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有序的生产活动和管控活动,就必须推动器具维护与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彻底消除当前阶段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的不利现象。

一、计量器具的类型划分

从定义角度来看,计量器具是指用于测定数据并将数据以数值形式呈现出的仪器仪表装置。结合当前阶段的器具研发和应用情况来看,大概可以按照用途将计量器具划分为三类,即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将计量器具划分为为计量的仪器仪表、量具和计量装置等三类。在开展计量器具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器具分别制定维护与管理方案。

二、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意义

计量器具的应用意义在于其可以将测量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数值,保证单位的一致性。而只有确保器具性能良好,才能确保计量信息的精准性,对生产和测试提供数据支持,保证产品品质。所以,相关单位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展开综合化的计量器具维护活动,确保器具能够按照标准流程得到精准信息,科学开展产品品质管控工作,为单位系列工作的落实排除风险隐患。

三、现阶段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工作的短板

(一)阶段性检测工作未落实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抱有的态度都是待其出现具体的质量问题后维修养护,而不是对其质量问题展开事前防控。因此,在计量器具运作期间,相关部门往往不会将其送至计量器具的维护机构进行检测。由于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计量器具的阶段性检测以及检修被搁置,只有当质量问题已经影响到信息的精准性时,相关人员才会对其进行检测,但此时单位的产品品质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干扰。

(二)器具档案信息不完整

就当前阶段的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状况来看,档案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客观存在。尤其是对于数年前购置的计量器具,其说明书以及相关资料已经遗失,而企业方面也并没有专门针对这部分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这会导致后期的器具检测维修工作阻碍重重。除此以外,由于相关单位的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工作不符合阶段性和事先性,对设备维护信息的记载并不健全,无法通过档案获知器具问题的出处以及负责人,不利于设备的后续使用。

(三)日常维护与管控不到位

客观来说,计量器具的维护与管控工作应该落实到设备每一天的使用中。但结合现实来看,有部分人员在使用完计量器具后往往忘记将其进行还原,且清洁工作未落实到位,更有甚者,对计量器具计数不准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计量器具的小隐患逐渐发展成故障问题,严重影响了系列生产活动的正常进程。

四、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工作方法

(一)实现周期性、阶段性维护检测

对确保计量器具能够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保证器具量值的一致性,相关单位必须展开周期性和阶段性的器具维护检测工作,并为之制定完善的量值溯源体系,为器具的检定和校准提供依据,保障科研、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如期进行。从法律角度来看,器具管理者具有定期维护与检测计量器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计量器具的管理人員必须定期对器具在使用中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器具在不利的环境中出现失灵和失真等情况,严格遵守计量的规程,结合单位生产活动的实际性质保障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频率合理,制定合理的检修和维护周期,保障其应用性能。

(二)记录器具使用维修档案

从计量器具购入开始,相关管理人员就应该做好器具的档案记录工作。首先,对于单位新购进的计量器具,相关人员需要在档案中填写包括购置时间、器具编号、货源地以及售价等在内的具体信息,确保每一台仪器设备都具有详细的档案资料。其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器具的保管和存放地点等信息,对器具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流转情况进行追溯。除此以外,应将制造商说明书和器具的操作规程等原始资料收录在档案中,避免出现重要资料遗失的问题。最后,器具管理人员还需要针对器具的每一次检修和维护情况制定周期维护统计表,记录器具问题以及维修对策,从而提升计量器具的使用与管理效率。

(三)落实日常维护管控活动

单位器具管控人员需要将器具的维护和管控工作落实到日常,确保计量器具管理和使用人员管理分别落实到位。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在器具的使用档案中记录器具的检定证书,实现标识管理,为后期人员对器具的使用做好提醒工作。其次,在针对使用人员展开管控活动时,需要单位方面集中组织人员展开综合化的技能培训,确保广大人员对于计量器具的特征以及操作规程了如指掌,避免因人员的误操作问题而影响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人员和计量器具的配合程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阶段计量器具维护与管理所存在的阶段性管理不到位、器具档案信息不完整以及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未落实等系列短板问题,各单位的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计量器具管理规定制定周期性器具管理规划、完善器具使用维修档案并落实日常维护管控活动,保证计量器具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提升器具的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金霞.探究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失准的原因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1(17):246-247+250.

[2]唐东红.管好衡器计量 确保客户利益[J].特区经济,2020(07):154-156.

[3]吴留生.计量器具检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法[J].中国计量,2020(05):107-109.

猜你喜欢
计量器具策略方法维护
论如何做好计量检定工作
医疗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的重要性及检定中常见的问题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如何加强工业企业计量工作管理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