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群控节能技术与优化研究

2021-11-07 19:12曹鉴桥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技术优化节能

曹鉴桥

摘要:当前伴随经济飞速发展,建筑施工工艺持续更新,城市常住人口增多,高层、超高层建筑占比增大,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建筑电梯运行带来一定压力,单部电梯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使用需求,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电梯群運行效率,实现舒适感与环保性的统一,开始成为众多从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引入PLC技术,对电梯群控系统节能技术进行了优化探讨。

关键词:电梯群控;节能;技术优化

前言:在经济新格局持续转型背景下,各行各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繁荣阶段,带来国民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同时,也使得能源耗竭问题日益突出,节能环保开始作为世界性话题登上时代舞台。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社会终端能耗当中,建筑耗能占比可达20.7%以上,因此必须将之作为节能减排的攻坚对象。当前在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中,电梯群控节能技术仍处于相对薄弱状态,有必要加强关注。

1电梯群控节能技术研究背景

电梯群控系统EGCS是在自动化技术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而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代大型、高层建筑住户出行困难的问题,其设计和布局与楼层、客流状况等都有一定的关联。当用户有乘梯需求时,只需在当前楼层发出呼叫请求,电梯群控系统会自动收集和判别,并对轿厢运行状况、位置等进行匹配,生成最佳调度方案,从而减少等待时间,提升使用体验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能量损耗。该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以继电器为控制中心,在时序控制的基础上,并行了预选分区控制,前种控制模式下,电梯并不直接响应请求,必须先经过基站才能到达指定楼层,不合理的基站返回设计提升了空载概率,很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后者则按照楼层对电梯群进行分组,不同组别电梯只在固定楼层运行,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控制能耗,但会降低使用体验,适用性较低。进入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应用逐渐广泛,能够使用更加复杂的逻辑运算,也正是从此开始,电梯群控系统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当用户发出呼叫信号时,系统可以直接响应并自发采用调度策略,候梯时间是该阶段调度的主要依据。在1975年之后,计算机技术兴盛,电梯群控系统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思路,控制策略修改起来更加便捷,当前又进一步增加了节能降耗的内在要求,电梯群控系统已经能够实现集选控制、待载休眠等一系列节能功能,但在调度响应层面,仍旧存在较大的节能优化空间,有极大的探讨研究价值。

2系统设计逻辑分析

在节能环保成为时代主命题的当下,电梯群控系统ECGS节能技术也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王皓夫(2017)聚焦模糊控制理论,综合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设计,将相关指标进行整合,搭建出可用于综合评价的函数,提升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使之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各种扰动,从而为合理调度奠定基础,实现能耗控制。刘清则引入人工蜂群算法,当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控制器会自动接收信息,并将管辖区域内的电梯轿厢转化为蜜源,搭建起优化模型。这种方式简化了算法流程,能够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从而实现节能降耗,但实际载频测试时,表现出的误差不是很理想[1]。基于此,本次设计中引入PLC技术,结合模糊控制法进行调度计算,对从站及主站能源消耗、系统损耗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优化设计路径。项目研究中,选取一栋24层建筑为试验对象,内设3部电梯,选取三菱FC系列PCL系统,以内嵌方式置于电梯内部,以控制其垂直运动,3台系统之间采用ZigBee无线局域网完成连接,优化后的群控系统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首先,初始状态下电梯随意停留在某一楼层,能够根据乘客请求,正确判断电梯内选、外部信号,并跟随指令到达请求楼层。停留之后应当及时打开,留出5s的空白时间,供乘客上下,减少非自动控制模式下的等待时间。其次,当超载问题发生时,电梯门应当始终保持敞开,待到超载信号消除后,再行关闭,在任一电梯停留楼层,乘客按下外呼按钮后,电梯门都应当直接打开,避免其它电梯调运造成的能源浪费。第三,在满足常规运行及节能需求的同时,还应当配备有安全防护措施,当电梯未到达平层时,内选、外呼按钮应当处于失效状态。考虑到电梯存在极限位置,可以在兼顾节能需求的同时,安装光电感应器、安全触板等,当PCL系统感知到危险信号时,要能够及时执行开门指令。第四,根据建筑人流状况灵活设置基站,当电梯长时间处于空载状态时,直接返回基站,减少调运耗能,同时轿厢关闭环境下,若超过8s未收到请求信息,风扇、照明等设备停止工作,待到信号出现后,自动恢复正常,其系统运行逻辑可见图1。

3系统软硬件设计

减少主站、分站能源消耗,提升运行精准度,是群控系统节能技术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核心设计环节引用了PLC自动控制技术,整个系统需要配备低压电器、控制终端、变频器以及传感器等。软件设计环节,则需要根据建筑电梯使用实况,合理编写内外呼梯程序、平层检测程序等,同时考虑超载、安全等因素,编写开门程序、加速程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运行效率。

3.1低压电器设计

低压电器是电梯控制系统中较为关键的装置,接触器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种类,与继电器一同装置于控制柜中,节能技术下,用PCL装置取代继电器,与行程开关、指示灯等一同装设于轿厢内部,控制照明、消防等系统。接触器则分为主/辅两种,负责抱闸控制,当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也由其负责急停控制,设计时可以采用集成思路,以PLC技术为依托进行整合,减少能源消耗。行程开关主要位于轿顶、井道之中,负责上、下门区的检测,对极限值进行提示。

3.2控制终端设计

PLC是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其生产制造引入了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端科技,能够取代传统继电器,在工业生产中执行逻辑、记时等任务,从而满足远程控制需求。由于PLC核心系统无法直接识别脉冲信号,因此AD模块进行转换支持,出于简化接线构造的考虑,本次优化设计中,主要应用DS18B20外围结构的AD模块,信息采样以32bit模式为主,遵循交叉编译控制逻辑,提升系统智能性。为实现节能目标,指令转换模块主要采用周期运转模式,以自由振荡为基准,借助高速A/D转换器进行转化,芯片型号为AD9225,通道宽度为12bit,转换速率为25MSPS,整体转换速度极高,几乎可实现瞬时转换。整个信号处理是在嵌入式环境下完成的,ADSP-BF537BBC-5A芯片为核心,完成原始信息的采集,接着总线负责加载指令,并发起电压冲击响应,完成调试后,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完成信息集成传输。

3.3传感器设计

信息采集是传感器模块的主要职责,但同时其也具备组网控制的能力,应用时可以在ZigBee的协议范畴内,对该模块进行优化设计,使其与上位机建立联系,自动执行节能指令。设计中还引入了高通滤波电路,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其节能效果,还可以实现高低电压保护,使之更好应对浪涌电压等状况[2],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信息输出模块是电梯群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控制节能系统的信息输出程序,同时为传输协议的优化提供通道,在程序加载环节中,还可以对指令进行转化。本次设计的输出模块主要结合了PIC总线理念,以嵌入式开发为基准,采用EE-NOTE68振荡器,各部件采集、生成的電子信号可以在该模块的支撑下,实现重复再现[3],完成交流信号的生产。在信号传输上,采用了ZigBee无线连接网络,在满足高效传输需求的同时,还能显著降低能耗,采用的碰撞避免机制,使得信息传输质量更佳可靠,避免了与其他网络的干扰与碰撞。同时该系统持续运作的时间也较短,即使电梯为间歇运作模式,它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启动和运行,从而使电梯群控系统在联网状态下,达到节能效果。

3.4软件设计

软件程序以总线形式串联,该模块主要以控制对象为通讯信号,在电梯群控系统中,以功能为依据,可将这些信号群分为两类,一类是起到控制功能的信号,由微处理器发出,存储器、执行等负责装置接收,读写信号就是常见的类型,在电梯出现异常时,还会发出终端相应信号。由其他部件向CPU发出的信号也处于该范畴,比如复位信号、就绪信号等,双向性、灵活性使其最大特征。另一类则为时序信号,主要负责计时,是自动化功能实现的重要支撑。本次设计中,仍旧以ADSP21160为中心,在完成传感识别后,借助A/D转换器,实现总线控制,可视化处理以LCDDMA为技术支撑,方便达成中央控制,同时满足上位机通信需求。

4应用效果分析

调试环节对电梯进行了优化参数设置,载频数值为500Hz,低频控制在15Hz,指令输入环节,设置了2个14bit的通道,相对误差计算在合理范围之内,说明系统稳定性控制较好。在此基础上与前述神经网络算法等进行了比较,变速运动状态下,设计系统耗能大致为500Kj,人工蜂群算法下,耗能大致为856Kj,采用神经网络算法的电梯群控系统中,耗能则为975Kj;在匀速运动状态下,三者的耗能测试结果分别为214Kj、1023Kj以及1254Kj,充分说明本次设计节能效果优质,可满足多数建筑中电梯群控系统的节能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电梯是现代智能建筑中重要的工具设备,在保障住户出行安全,提升舒适感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重点关注了电梯群控系统节能降耗问题,以PLC技术为基础,引入高速A/D转换器,同时结合ZigBee技术完成信息的采集、生成与传输,经过实地调试和测验后发现,该系统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节能效果,还可以减少乘客候梯时间,优化乘坐体验,总体来说实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蔡碧贞.电梯群控节能技术的优化提升[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4):229-230.

[2]刘爱云.基于PLC的电梯节能群控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9,42(17):95-100.

[3]刘清,关榆君.电梯群控系统节能优化调度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8,35(10):340-344.

猜你喜欢
技术优化节能
档案馆智能化建设工作优化的实践思考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优化与实现
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