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隐私保护和伦理挑战思考

2021-11-07 20:12安章姜健安振艳王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隐私保护人工智能

安章 姜健 安振艳 王猛

摘要:在科技、网络的发展下,我们处于一个“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时代,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中,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依靠大数据发展,但这也会使我们的隐私保护受到挑战。同时,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界限也变得更加模糊,一些高危险和重复性的工作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人类伦理也受到了相应的挑战。

关键词:人工智能;隐私保护;伦理挑战

前言:

人工智能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当前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如金融、教育、无人驾驶等,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形成了人工智能+教育等多个模式。虽然它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容易起到隐私保护挑战和伦理保护挑战,如人工智能会利用大数据手机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其方式不一定合作,这会给用户的隐私生活带来挑战,为人们带来更多困扰,当前人们要看到这一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

一、隐私保护挑战

在大数据按的发展下,人工智能也在不断地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人们的隐私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的方面。

(一)数据采集中的隐私侵犯

在数据采集设施的普及下,智能系统可通过心跳、指纹、语音、面部识别辨别用户的身份,还能根据人们的行为满足人们的喜好,如自动播放音乐、调节按灯光、语言播报天气、调节室内温度等。在判断人的健康时,会通过体征变化、睡眠时间、锻炼情况、体征变化等方式。这也说明了人工智能会搜集大量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甚至比用户还了解他们,当这些数据被正确使用,人们的生活会更加便利,但当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得到时,其隐私保护就受到了挑战。

(二)云計算中的隐私风险

云计算有许多的优势,如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长时间保存人们的信息,人们可根据自身需求上传想要保存的信息,由此,许多政府组织和公司会将数据上传、储存到云端,此时,这些信息容易受到攻击和威胁。由于人工智能系统对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由此云计算被认为是主要框架,在开发和运用智能软件中,人们要考虑云端隐私的保护。

(三)知识抽取中存在的隐私问题

人工智能可从大数据中抽取知识在,同时,当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抽取工具,整合许多看似不相关的数据片段,对人的性格特征、个人行为特征能有效地识别。例如,当人们购物后,人工智能会弹出你喜爱的商品,当人们浏览看房信息后,会接到卖房销售的电话。这说明人工智能可将人们的购物过程、网站浏览记录等整合在在一起,这便能分析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偏好,能勾勒出个人的行为轨迹,能对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有效预测,如此商家能够为他们精准地提供相应的商品、服务。但这一过程也是个人隐私保护受到挑战的时候,人们的隐私会被发现和曝光,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保护人们的隐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伦理规范挑战

人工智能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问题,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很多,以下的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一)机器人的行为规则

当前,人工智能在某些时候可代替人完成决策,如人工智能在驾驶无人汽车时,会遵守相应的社会规则。例如,当智能机器人驾驶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此时出现这一现象,人行道上突然出现了两个行人,路边一个行人,而它无法刹车,此时它会选择撞向人行道的两个行人,还是撞向路边?运用人工智能将生活中的一些伦理问题系统化,研究人员在系统设计时如果不思考未来社会的伦理约束,机器人在决策时会做出与人类不同的决定,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二)机器人的权利

当前,研究人员已经在医疗、司法等领域中研究人工智能在其中能够进行疾病诊断、审判分析等的决策能力。但当研究人员授予他们这些权利后,人们不单单要考虑其中的安全问题,更面临着新的伦理问题,即他们是否有资格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在机器人在特定领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的决策能力会超过人类在,此时人们会在更多方面对机器人产生依赖,这一伦理问题也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三)机器人的教育

有伦理学的专家指出,未来机器人不仅会掌握决策、感知、认知等能力,他们还会得到不断发展和演变,能形成不同的性格在、个性。新华报中曾报道过:国外的一个聊天机器人,在网上跟人聊天后,学会了骂人,这一现象可引起人们对机器人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未来人工智能在发展中会产生他们自身的思想,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但这与使用者是密不可分的。使用者需要像监护人一样,他们要承担相应的安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以防对社会文明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启示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机共存的时代将要到来,为了更好控制人工智能系统,实现和谐发展,设计人员在生产、设计、研发中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处理好人工智能在隐私、伦理方面上出现的风险。

(一)研发解释性和透明性更高的智能计算模型

在大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发展下,出现了智能计算模型,它有着很强的能力,但对这一机器模型的研究还不完善,人们现在很难解决AI系统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研发者也不能准确把握和推测智能系统运行的边界,这需要人们研发出更具有解释性、更透明的智能计算模型,清晰地解释智能系统,防止系统出现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点。

(二)制定伦理准则,完善技术的研发规范

人工智能系统完成的行动和决策要满足社会发展的伦理规则和道德规则,这需要研究人员在开发和设计这些规则时,要将这一需求考虑其中。为此,在研发环节,要建立与人类伦理规则相符的准则,能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道德评估,形成完善的研发规范,能机器人的行为符合规定。

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是以算法和数据作为支撑的,能方便人们的生活,还会对人们的隐私保护、社会伦理带来挑战。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不妨跳出传统单一的思维,探索一条科学的隐私保护路径,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夏明,张艳.人工智能应用中数据隐私保护策略研究[J].人工智能,2020(04):76-84.

[2]郑志峰.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37(02):51-60.

[3]邵国松,黄琪.人工智能中的隐私保护问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2):1-5.

猜你喜欢
隐私保护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层次和节点功率控制的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关联规则隐藏算法综述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成因分析和保护对策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及措施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