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影响研究

2021-11-08 09:42宗振宇
天津建设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桩体桩基注浆

宗振宇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0)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扩大,为改善交通状况,以地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城市中修建地铁,会不可避免地邻近或穿越既有桥梁,地下施工造成开挖面土方临空卸载,周边地层原有应力状态失去平衡,桥梁基础周边约束地层产生变形,对桥梁基础承载造成不利影响[1~10]。本文分析地铁邻近施工对桥梁基础影响范围,明确桥梁允许变形控制指标,指导施工。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27号线二期工程学院桥站—西土城站区间以学院桥站大里程端为起点,沿学院路向南敷设,在西土城站与地铁10号线换乘。西土城站为岛式站台,总长212.3 m,标准段宽25 m、高22.25 m,覆土厚度11.86~12.56 m,底板最大埋深34.81 m,三层三跨直墙拱形结构,车站基坑采用暗挖PBA工法(4导洞)施工,两侧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拱顶覆土21.0~27.9 m,底板埋深27.0~33.9 m。车站地下一层侧墙及中板施工完成后盾构先行过站。

西土城车站主体侧穿的学知桥TZ0~TZ1轴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TZ0桩径1 m、长24 m,桩底标高22.8 m;TZ1桩径1.5 m、长25 m,桩底标高18.3 m;车站结构外墙与TZ0、TZ1水平距离分别为3.93、8.25 m,车站结构底板与桩底竖向距离分别为8.67、3.9 m(桥桩底在上)。西侧换乘通道自TZ0~TZ1轴下方正交穿越,结构外墙与TZ0、TZ1水平距离分别为4.22、7.92 m,结构底板与桩底竖向距离分别为5.22、9.72 m(桥桩底在下),1#横通道近邻学知桥,通道初支外侧距桥桩1.24 m,5#竖井侧穿TZ5轴,与TZ5水平距离4.14 m,结构底板与桩底竖向距离13.64 m(桥桩底在下)。学知桥TZ2~TZ5为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TZ5桩径1.5 m、长29 m,桩底标高16.9 m。

区间地质状况依次为人工填土,第四纪冲洪积层(粉质黏土③层、粉土③1层、粉细砂③2、层粉质黏土④层、卵石⑤层、细中砂⑤1层、卵石⑦层)。

区间主要赋存有上层滞水(一):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杂填土①层、粉土填土①1层、粉土③1层,稳定水位为41.58 m,埋深为7.80 m;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③2层、粉土③1层、粉土④1层,稳定水位为35.24~35.61 m,埋深为13.80~14.20 m;层间潜水(三):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卵石⑤层、卵石⑦层、细中砂⑦1层、细中砂⑧2层、卵石⑨层,稳定水位为20.08~20.51 m,埋深为28.90~29.40 m。

2 地铁对桥梁的影响分析

2.1 影响范围

根据受扰动后土体内摩擦角滑裂面内的破坏棱体,按设计要求在正常施工状态下,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对桥梁结构影响范围为学知桥东桥全桥结构;车站主体结构、1#横通道及西侧换乘通道施工对桥梁结构影响范围为TZ0、TZ1轴下部结构及TZ0~TZ2轴上部结构,5#竖井施工对桥梁结构影响范围为TZ5轴下部结构及TZ2~TZ5、TZ5~TZ8轴上部结构。见图1和图2。

图1 车站主体与TZ0轴桩基础相对位置关系

图2 1#横通道施工对TZ0轴基础影响范围

2.2 桥梁基础容许变形

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应用空间杆系单元,将学知桥东桥钢-混组合梁、双柱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划分为若干个节点、单元,计算各种不均匀沉降工况时的内力,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见图3和表1。

图3 计算模型

表1 主要计算工况

根据计算结果,地铁邻近施工桥梁应满足的控制技术指标:

1)TZ0~TZ2轴及TZ5~TZ8轴简支T梁纵桥向相邻轴差异沉降控制值为10 mm;TZ2~TZ5轴钢-混组合梁纵桥向相邻轴差异沉降控制值为5 mm;

2)TZ2、TZ5轴盖梁横桥向两墩柱差异沉降控制值2 mm;

3)TZ0轴桥台横桥向两端不均匀沉降控制值为6 mm;TZ8轴桥台横桥向东端与相邻西桥结构缝处差异沉降控制值6 mm;

4)桥梁单测点最大沉降控制值15 mm;

5)桥台及墩柱新增倾斜≯1/1 500。

2.3 地铁引起的桥梁桩基沉降

2.3.1 邻近桥梁地铁施工措施

1#暗挖横通道在拱顶初支外2.0 m、初支内0.5 m,加固邻近建筑物侧土体,横通道与桩基之间、桩底2 m,桩基前后5 m范围内土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横通道采用台阶法施工,在上台阶核心土范围外的掌子面设置止浆墙,厚300 mm,采用C25喷射混凝土,设置双层钢筋网,根据地层条件进行实验确定注浆压力,保证深孔注浆效果。

西侧换乘通道CRD法施工,采用深孔注浆超前加固结构周边2 m范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为换乘通道全长。开挖过程中掌子面遇到砂层及时进行注浆加固,及时进行初支背后注浆,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必要时进行多次注浆,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线及桥桩监测和巡视,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

区间盾构隧道,从洞内径向注浆加固隧道邻近桥桩一侧土体,同时对邻近桥桩一侧采用ϕ150 mm内外双排复合锚杆桩进行注浆加固。

2.3.2 地铁邻近桥梁桩基施工数值分析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地下工程无法进行原位试验,数值模拟方法能近似得到一些工程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按实际施工工序模拟。仅对TZ0~TZ3轴进行代表性分析,桥面相对地层刚度较大,为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将桥面重力换算到相应桥墩顶面,梁单元模拟桥梁桩基,不考虑地下水影响及施工和运营荷载,仅考虑材料自重。见图4。

图4 区间隧道、车站主体及西侧换乘通道施工对TZ0~TZ3轴桥梁桩基影响模型

TZ0轴群桩桩长24 m,1#、2#、3#桩基距离地铁施工逐渐变远。见图5。

图5 TZ0轴桥桩分布

桩身沉降桩顶最大,沿桩身到桩底逐渐减小,桩顶与桩底竖向位移相差不大。桩深10 m以上桩身竖向位移基本上均匀分布,10 m以下桩身沉降差减小明显。1#桩附近地表沉降-23.78 mm,桩身沉降-14.61 mm,2#桩附近地表沉降-21.38 mm,桩身沉降-13.13 mm,3#桩附近地表沉降-19.12 mm,桩身沉降-17.15 mm,考虑地层沉降和桩身沉降本身存在一定连续性,桩基与周围地层之间产生差异沉降,会造成桩侧摩阻力损失甚至出现负摩阻,桩基沉降,承载力降低。见图6。

图6 TZ0轴桩体沉降

桩身应力表现为压应力,施工前,每根桩的桩身应力基本上沿桩身均匀分布,群桩之间应力分布相差不大,符合施工前群桩承载均衡状态。随着邻近地铁车站施工,引发地层竖直和水平位移,隧道水平轴上方竖直位移方向向下,受开挖卸载影响,水平轴下方土体竖直位移方向向上,致使桩基有隆起趋势。受扰动后土体内摩擦角滑裂面位置逐渐向桩底变化,桩基周边地层发生沉降变形,不考虑地下水向施工区域渗流的影响,随着与地下施工距离增大,地层沉降变形减小,邻近桩基础与周边地层之间产生负摩擦力或者地层松弛丧失摩阻力。1#、2#、3#桩身应力变化趋势一致,由顶部向桩底变大发展,在桩深20 m(桩长24 m)范围达到最大,其中1#桩增大了663.27 kPa,2#桩增大了462.4 kPa,3#桩增大了516.47 kPa,而后靠近隧道底部地层范围桩基应力相比20 m处增大趋势减小,距离地铁施工越近,桩身应力变化幅度越大,群桩承载状态产生差异变化,应在此变化范围加强深孔注浆控制。见图7。

图7 TZ0轴桩基施工前后桩身正应力变化

桩顶受承台约束影响,产生相同水平位移。桩身水平位移在桩顶最大,由于群桩上部受承台共同约束作用,沿着桩身向桩底逐渐减小,在桩身-20 m以下趋于稳定。桩身-20 m处水平位移:1#桩0.99 mm、2#桩0.60 mm、3#桩0.08 mm,距离隧道越近,受影响越大。见图8。

图8 TZ0轴桩体水平位移

地层水平变形传递到邻近桩基,桩基与地层开始相互作用直至到达新的力学平衡状态,表现为桩基弯曲、倾斜,桩体弯矩变化。桩深20 m附近,1#桩施工前弯矩为1.24 kN·m,施工后为73.56 kN·m;桩深15 m附近,3#桩施工前弯矩为9.25 kN·m,施工后为63.12 kN·m,表现为承台下方桩体产生较大弯矩内力,群桩因地层位移、桩体与地层相互作用,桩体产生水平变形、竖直变形,承载状态形成差异化,承载能力下降。见图9。

图9 TZ0轴桩体弯矩

1#施工竖井及横通道、车站主体、盾构区间隧道、西侧换乘通道施工阶段桥墩顶点竖向沉降见图10。

图10 TZ0~TZ3轴桥桩施工前后桥墩顶点沉降

结合桥梁桩基可容许变形能力对比分析可知:

1)随着区间隧道、车站主体和西侧换乘通道的依次施工,TZ0~TZ3轴的竖向沉降值逐渐增大,TZ0轴达到14.42 mm;TZ3轴达到7.60 mm;

2)TZ0与TZ1轴之间的最大差异沉降达到4.24 mm,小于控制标准值10 mm;TZ0轴横向桥台的最大差异沉降为2.26 mm,小于控制标准值6 mm;

3)施工过程中桥墩的最大水平位移为3.19 mm,墩柱的倾斜度为0.64,小于控制标准值1/1 500。

车站横通道及导洞完成,现场监测TZ0沉降2.15 mm,TZ1沉降2.08 mm;车站第一层施工,TZ0累计沉降8.42 mm,TZ1累计沉降6.76 mm;完成邻近桥桩桩底注浆加固,车站与邻近桥桩之间土体已注浆加固完成,相比数值计算结果偏小,证实了深孔注浆等措施的可行性。

3 结论

1)考虑现实中桥墩、桥台可能已存在沉降,重点对全桥墩柱及桥台沉降及相关差异沉降、全桥墩柱及桥台新增倾斜、主体结构及附属构造(支座、锚栓、限位设施、伸缩缝装置)的外观进行监测,与桥梁基础变位控制指标进行对比。

2)地下工程施工,考虑地层沉降和桩身沉降本身存在连续性,桩基与周围地层之间产生差异沉降,会造成桩侧摩阻力损失甚至出现负摩阻,桩基沉降桩顶最大,沿桩身到桩底逐渐减小,接近地下施工范围桩基本身产生较大差异沉降,桩身正应力也在此范围增幅较大。

3)桩顶受承台约束影响,产生相同水平位移。桩基水平位移在桩顶最大,沿着桩基向桩底逐渐减小,受周边地层水平位移影响,承台下方接近地下施工范围桩基之间产生较大弯矩内力,桩基之间产生较大差异弯矩,不利桩体偏心承载状态。

4)对桩基受施工扰动范围地层采取加固、隔离措施,确保措施效果,可减小桩基与地层间差异变形。改良底层达到强度后开挖,注浆效果取决于浆体质量、注浆压力以及岩土体的裂隙发育程度。施工条件的各异性以及岩土体内部裂隙发育的未知性,导致加固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注浆体参数是桥梁变形重要影响因素,严格按照设计注浆范围及注浆顺序进行注浆施工,出现局部位移过大,立即调整注浆,以使地表沉降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猜你喜欢
桩体桩基注浆
盾构隧道近距离斜侧穿建筑物群桩基础施工参数影响研究*
覆盖型岩溶注浆路基施工技术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某刚架桩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建筑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
基于模型试验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承载力计算理论研究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岩溶区桥梁工程后注浆桩承载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