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最大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下纵横比的检测意义探究

2021-11-08 04:13姜东亚
哈尔滨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乳头状结节病灶

姜东亚

(焦作市中医院超声科,河南焦作 454000)

作为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初诊方式[1]。结节纵横比主要是指结节垂直于皮肤方向长度和平行于皮肤方向的比值,通常反应出肿瘤生长方式及肿瘤形态改变[2],既往研究显示[3],纵横比≥1,则较大可能为恶性病灶,表示肿瘤前后方向的细胞分裂增殖更为活跃,扩散几率增加。目前较多研究方向以纵横比应用于肿瘤良恶性鉴别价值为主,与纵横比在不同最大径癌变病灶中具体数值及其对预后价值相关的研究与报道稍有不足,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将105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按不同最大径进行分组比较,并统计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情况,旨在研究不同最大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下纵横比的检测及其预后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 年1 月至2018 年8 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5 例临床资料,按病灶最大径(d)不同分为A 组(37 例,d≤1cm)、B 组(35 例,1cm

1.2 方法:纵横比检测:采用VolusonE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8.0~12.0MHz,患者取平卧位,嘱其充分暴露颈部,多切面扫查患者双侧甲状腺,观察其结界、被膜包被情况,并测量结节前后径、左右径,计算纵横比;收集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BMI 指数、纵横比、疾病分期、HER-2表达情况、是否出现被膜侵犯及治疗后随访2 年内疾病复发或转移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 进行计算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c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纵横比数值比较:三组患者年龄、BMI 指数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纵横比>B 组>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s)

表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s)

注:与A 组比较,①t=7.275,P<0.05、②t=16.591,P<0.05;与B组比较,③t=9.302,P<0.05

性别男 女A 组(37) 1.26±0.18 42.78±3.22 20.64±1.14 19 18 B 组(35) 1.07±0.11① 41.68±2.59 20.27±1.21 15 20 C 组(33) 0.82±0.17②③ 41.93±2.81 20.65±1.38 16 17 F 值 68.962 1.434 1.061 0.535 P 值 <0.001 0.243 0.350 0.765组别 纵横比(images/BZ_24_2026_352_2043_389.png±s)年龄(images/BZ_24_2026_352_2043_389.png±s,岁)BMI 指数(images/BZ_24_2026_352_2043_389.png±s,kg/m2)

2.2 纵横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纵横比与患者年龄、性别等病理性特征无相关性(P>0.05),与疾病分期、HER-2 表达、被膜侵犯显著相关,且纵横比Ⅰ期<Ⅱ期<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纵横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s)

表2 纵横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s)

参数 n 纵横比 t 值 P 值年龄 <40 54 0.85±0.11 1.104 0.272≥40 51 0.83±0.07性别 男 50 0.96±0.12 1.955 0.053女 55 1.01±0.14疾病分期 Ⅰ期 49 0.96±0.18 34.855 <0.001Ⅱ期 30 1.17±0.22Ⅲ期 26 1.32±0.14 HER-2 表达 阳性 69 1.31±0.21 4.351 <0.001阴性 36 1.08±0.33被膜侵犯 是 67 1.46±0.42 5.111 <0.001否 38 1.07±0.28

2.3 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105 例患者治疗后2 年内复发19 例,转移22 例,占39.05%,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疾病分期、HER-2 表达情况、纵横比、被膜侵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ER-2 阳性、疾病Ⅲ期、出现被膜侵犯、纵横比≥1 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后复发或癌灶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4。

表3 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组织病理活检常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金标准,但易受肿瘤最大径限制,微小癌最大径较小,穿刺取组织难度增加,且较难保证其取样准确性,超声下纵横比检测鉴别灵敏度高,无创且可动态监测,使其应用价值及范围得到广泛认可[5-6]。纵横比数值、不规则边界、钙化等多个超声征象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表现,根据既往研究显示,无论横断面、纵断面显示纵横比≥1,均可作为重要恶性征象[7]。有研究认为,良性肿瘤结节未突破正常包膜包被,仍处于正常组织平面内,而恶性肿瘤结节边界模糊、出现包膜侵犯,其生长范围不受正常组织平面限制,呈垂直生长,因此其纵横比≥1,对于纵横比数值较大患者,其肿瘤侵袭性较高,扩散速度较快,治疗后复发几率较大,故而猜测其在疾病预后中具有重要预测价值[8-9]。

表4 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纵横比随最大径增大而减小,表示纵横比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纵横比≥1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后疾病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对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复查、药物抑制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析其原因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纵横比≥1,其侵袭性及基因突变几率更大,也有学者认为在对结节进行超声下检测时,良性肿瘤或者早期恶性肿瘤柔软度较高,探头触及病灶部位时,结节较易被压缩变形,纵横比数值变小,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待商榷,本研究中对最大径较大的结节检测其纵横比较小,可能受其较易压迫原因影响。部分研究从病灶结节血流动力学方面入手,发现最大径较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难以发现,血流动力学检测敏感度较低,超声下结节纵横比检测仍为目前价值较高的辅助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甲状腺乳头状癌纵横比随最大径增加而减少,其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具有较高辅助价值,且纵横比≥1 在预测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或转移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乳头状结节病灶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