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以及疗效的影响

2021-11-08 21:26王明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疗效

王明国

摘  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颅内压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临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单侧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颅内压、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两组术后1 d、2 d、3 d颅内压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颅内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关键词:颅脑损伤;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单侧大骨瓣减压术;颅内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030-03

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爆炸等,该病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颅脑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及颅骨、脑组织等部位受外力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挫裂伤、出血、坏死,可引发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而且该病预后较差,颅腔内损伤易累及神经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失语症、记忆障碍等并发症,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临床上常使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但手术过程中易产生急性脑膨出现象,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增大骨窗,均衡减压,使医师更加彻底地清除患者脑内血肿及坏死组织,降低脑水肿、脑疝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本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旨在探究其对颅内压、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6年5月~2020年5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29±5.31)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3.32±5.43)岁。在性别、年龄等上述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临邑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实用颅脑损伤学》[4]中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经脑部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②患者受伤后送医时间≤24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分;③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脑内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麻醉禁忌症者;④既往颅脑手术史;⑤合并胸腹骨折、长骨骨折等躯体损伤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侧大骨瓣减压术,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麻醉成功后,在患者一侧颅骨上开口,骨窗最大面积控制在12 cm×12 cm,延长至顶下方,再转向颞部,对颅骨额颞顶进行充分暴露,对颅底开放,咬除蝶骨嵴,对颞骨鳞部进行切除,对硬脑膜游离,关闭切口,结束手术。

观察组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具体内容如下:①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使患者取头高脚低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消毒铺巾。②在患者额颞顶发际线处作切口,切口向前范围达到发际线内矢状窦旁2 cm,向后范围达到乳突,翻转患者肌皮瓣使额颞顶区暴露,开14 cm×12 cm大小的骨窗,再在对侧位置同样开窗减压,骨窗大小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彻底清除血肿及出血灶、坏死脑组织等,放置引流管,减张缝合帽状腱膜、脑硬膜,关颅。

1.4  观察指标

①颅内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2 d、3 d时的颅内压水平。②疗效:使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疗效,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或伴随轻度障碍、生活可自理,判定为恢復良好;伴随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判定为中度病残;伴随重度神经功能障碍、需在他人帮助下生活,判定为重度病残;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肢体仍存在反射性反应,判定为植物生存。总有效率=(恢复良好+中度病残)例数/总例数×100%。③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共11个条目,满分42分,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颅内压比较

在颅内压水平上,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d、3 d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在NIHSS评分上,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传统单侧大骨瓣减压术能通过去除骨瓣达成压低颅内压目的,再经骨窗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但该手术方式易使患者两侧半脑压力不均衡,出现急性脑膨出,导致脑组织进一步坏死,引起术后并发症[5-6]。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所开骨窗相对较大,能为医师提供更开阔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探查病情,彻底清除患者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减少病灶部位对神经的压迫作用,促进患者恢复[7]。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在患者颅骨两侧均行开窗减压,能有效平衡颅内压力,避免脑组织从骨窗开口处膨出,同时能预防脑中线位移,减少脑干所受压迫[8]。此外,充分有效地减压措施能减轻血液回流障碍,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脑内血流循环及血液灌注,避免未受损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9]。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术后1 d、2 d、3 d颅内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双侧去骨瓣减压术骨窗面积较大、数量较多,能更好地降低患者颅内压,同时保障压力平衡。本文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伤残率,使其良好预后,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颅脑损伤会引起脑组织水肿、颅骨挫裂等,均易改变颅内各组织原有位置,进而压迫神经,使神经功能出现缺损,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降低脑水腫、脑疝发生率,预防脑组织位移压迫神经[10]。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减少患者神经所受压迫,改善其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效果较好,对颅内压水平有显著调节作用,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韦云锐,孙中波.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颅压患者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39-1841.

[2]吴昭镇.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9):1049-1051.

[3]韦骋,陆明雄.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效果和降低患者颅内压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3):27-30.

[4]刘明铎,刘承基,朱诚,等.实用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37-438.

[5]魏琳,何静,杨光诚.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6(4):345-347.

[6]彭岸雄,陈志平,冯鸿达,等.改良T型切口和标准切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20,40(9):50-51.

[7]李明明.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7):1013-1015.

[8]李改峰,马春晓.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8,24(5):61-63,71.

[9]杨光,邢伟.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0):3712-3713.

[10]鲁华山,李敏,满明昊,等.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的骨瓣面积与创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关系[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2):149-152.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