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探究

2021-11-08 22:08孙昊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孙昊

摘  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开展探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探究组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探究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SF-36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运动功能总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发生脑出血偏瘫后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运动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出血偏瘫;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06-02

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肢体运动中心,表现为出血部位对侧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力量下降[1],出现偏瘫症状。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长时间的偏瘫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最终丧失运动能力。所以患者出现脑出血偏瘫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康复干预,刺激患者损伤的脑部神经元,帮助患者重塑运动神经元,促使患者逐渐恢复运动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开展探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探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为42~67岁,平均年龄为(53.5±2.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为40~66岁,平均年龄为(52.2±3.3)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MRI及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并伴有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偏瘫症状。

排除标准:①严重脑出血伴有器质损坏患者;②试验期间中途退出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出血偏瘫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开展一般护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血压、体温、脉搏等);患者急性期指导患者仰卧、制动;患者恢复期指导患者正确功能锻炼方式,并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探究组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患者急性期时保证患者舒适体位,调整床头高度(床头比床尾高20~30 cm),保证患者每隔2 h翻身1次,如患者体型较为消瘦、皮肤出现破溃等应保证0.5~1.0 h翻身1次,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喘现象,如出现应积极干预。每天保证患者至少1 h的肢体按摩,帮助患者被动运动,促进运动反射。患者病情逐渐缓解时,应将被动运动转变为患者主动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和运动时间。患者恢复期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督促患者每日自主锻炼,初级阶段进行自主变换体位、翻身,具有一定肌肉力量后帮助患者逐渐训练起坐,然后逐渐锻炼患者自行进食、洗漱、去卫生间等。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对患者后期生活的质量影响。患者康复锻炼期间,护理人员和家属要进行一定协助,并不断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患者治疗出院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情况为患者制订出院后康复锻炼计划,并定期回访(出院第1个月每周回访1次,随后每半个月回访1次,回访时间至少6个月),帮助患者出院后能积极开展康复锻炼。

1.4  观察指标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Barthel评分表、护理满意度评分表[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上述评分表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越好。对照组护理时间为患者住院期间,探究组护理时间除患者住院期间外,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回访,评估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恢复的情况主要利用Fug-Meyer(FMA)量表进行判定,满分为100分,小于50分为未恢复,50~85分为有效恢复,86分以上为显著恢复,恢复率=(显著恢复+有效恢复)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使用SPSS 2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析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SF-36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半年后運动功能分析

探究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运动功能总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提高,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过度摄入,再加上吸烟、喝酒及睡眠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也逐渐年轻化[3-4]。偏瘫是患者发生脑出血后的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偏瘫后最佳恢复期是发病后半年内[5],半年后为脑出血后遗症期,所以在患者发生脑出血偏瘫后有效控制原发病并积极开展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的专业康复指导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订规范、科学的康复锻炼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肢体运动功能[6-7],降低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本研究分析了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证明,探究组患者SF-36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琪等[2]研究结果一致;探究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运动功能总恢复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患者发生脑出血偏瘫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有效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滑培梅,林海燕.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3):356-358.

[2]陈琪,张彩凤.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4):26-28.

[3]滑培梅,林海燕.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3):356-358.

[4]李晓娜.早期康复卧位与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出血偏瘫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256-257.

[5]葛海娇,张桂丽,李金城.早期康复护理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9):1295-1296.

[6]夏鑫,鲍燕,高黎明,等.早期单桥运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1):184-185.

[7]钟小华,廖萍,林敏,等.分析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4):619-620.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