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08 22:22孙钦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手术室护理效果

孙钦艳

摘  要:目的  本次研究分析手术室治疗患者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心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07-03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工作量大、风险高、工作时间较长及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高的特点。若临床手术中出现失误,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医院名声[1]。近些年,由于人们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对手术室及手术质量均要求较高。因此,临床需采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本研究对2018年11月~2020年11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30~78岁,平均年龄为(49.52±3.41)岁;研究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31~80岁,平均年龄为(50.32±3.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符合手术指征者。

排除标准:手术相关禁忌证,肝肾功能病者,免疫血液疾病者,中途退出者,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對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术前予以健康干预教育,术后观察其病情,给予患者心理、饮食、药物及运动干预护理等。

研究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具体为:由各科护理人员和护士长完成护理小组组建,定期开展培训,使工作效率提高;术前访视患者,了解其病情状况、手术位置、手术名称等,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及目的,并介绍临床成功相关案例,提高患者临床疾病自信心;主动和患者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及支持,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手术室湿度调节至55%左右,温度调节至22~24 ℃,营造舒适环境,提前摆放手术使用物品;检查仪器设备确保可正常使用,术前对患者个人信息与手术位置仔细核对,协助调整患者体位,完成静脉通道建立,避免皮肤受压,核对清点手术所用物品,术中协助手术医师及时传递正确器械;巡回护士关注手术进展情况,避免发生护理差错,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其通畅;若麻醉未消退,对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进行密切监测,头偏一侧,防止窒息;与患者讲解病情状况,做好饮食宣教;定期进行回访,掌握术后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心理状态参考焦虑自评表(SAS,大于50分表示焦虑,50~59分是轻度,60~69分是中度,大于70分是重度)和抑郁自评表(SDS,大于53分表示抑郁,53~62分是轻度,63~72分是中度,大于73分是重度),不良心态越重分数越高[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手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以及两组术后2周的满意度,使用科室自制调查表评价,包括护理质量、环境、态度等护理干预,项目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大于90分)、满意(60~90分)、不满意(低于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

研究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临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主要指为患者提供抢救、手术场合,属于医院重要的技术部门。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临床需要重视其护理服务水平。相关研究发现[5],全程无缝隙护理可以给予患者全方位、无缺陷与完整的临床护理服务,满足其临床需求,保证临床效果。为探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效果,本研究主要对医院诊治手术治疗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改善其不良心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满意度情况。分析原因考虑是:临床在手术室多实施常规护理,虽存在一定护理效果,但由于该模式护理内容较单一,护理效果不理想[6]。全程无缝隙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模式,可使护理更加高效,充实各个护理责任,提升临床工作效率情况,提升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了整体质量及满意度情况,减轻了患者不良心理及减少了并发症发生[7]。护理人员访视患者,对其病情状况、手术位置、手术名称等进行了解,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分享以往成功案例,可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鼓励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手术室温湿度适宜,提前放置手术所需物品,营造一个舒适环境,以此提高患者舒适度;检查仪器使用情况,术前核对患者信息和手术位置,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术后,患者引流管妥善固定,以保证管道通畅;若患者未恢复意识,将其妥善固定,防止发生窒息;定期回访,掌握患者的术后康复[8]。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全程无缝隙护理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对临床依从性影响,有待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发生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露.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22):2892-2893.

[2]黄木兰,蔡琼珠,谢彩彤,等.全程无缝隙护理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1):112-114,158.

[3]邢桂田.细节化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3830-3832.

[4]章文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369-371.

[5]杨晓莹,胡蓉,杨小香.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0):1643-1644.

[6]段道朋,冯丹,王丽娜.全程无缝隙护理于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6):123-124.

[7]朱泉,彭英,王俊红.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6):121-122.

[8]刘士娟.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8,37(24):140-142.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手术室护理效果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