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1-11-08 22:22王英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循证护理并发症

王英

摘  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试验样本选择为淄川区医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就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疼痛症状和负面情绪,并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腰椎骨折;循证护理;SDS评分;并发症;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14-03

腰椎骨折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因重物砸伤、高空坠落、车祸等意外事故引起,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心理负担较大,在治疗后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其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1]。因而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重视护理干预的作用,给予其系统、全面、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保障其心理健康,加速病情的康复。本次试验选取淄川区医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就循证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淄川区医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3例、11例;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48.53±4.27)岁;致伤原因:车祸18例,高空坠落9例,重物砸伤7例;疾病类型: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10例,脱位4例,脊柱骨折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8.41±4.12)岁;致伤原因:车祸20例,高空坠落8例,重物砸伤6例;其中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13例,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11例,脱位5例,脊柱骨折5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试验经淄川区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腰椎骨折;②意识清晰;③沟通能力良好。

排除标准:①合并陈旧性骨折;②严重器质性疾病;③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术前检查、病情观察、术后康复指导、生活护理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我科室护士长牵头组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负责安排各组员工作岗位,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组员进行培训和考核。②提出循证问题。本次试验所提出的循证问题为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改善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和心理状态,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③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在万方、知网、维普等软件查找相应文献,对有用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结合患者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④循证实践。a心理护理:腰椎骨折患者疼痛明显,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加之术后康复时间长,康復效果不确定,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情绪状态的观察,采取安慰、鼓励、教育、解释等方式改善其负面心理,需给予正面的语言激励,并结合非语言沟通,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还需嘱咐家属多关心和理解患者,给予其亲情支持。b功能锻炼:在术后次日可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在其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主动训练,还可结合理疗、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干预。需制定阶段性康复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要把控好训练强度,训练时要对患者进行鼓励。c生活指导:需嘱咐患者注意补充营养,以提升免疫力,还需给予其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帮助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d并发症预防:需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为患者变更体位,并定期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加强对导尿管的观察,防止其堵塞和脱落,还要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减少尿沉,需指导患者进行排尿训练,确保会阴及其周围皮肤清洁卫生。

两组患者均从入院护理至出院时。

1.4  观察指标

采取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入组时和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满分10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疼痛越轻微。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析,满分80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轻微。并发症包括便秘、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NR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骨折是一类常见的脊柱骨折,一般因外伤引起,其危害性较大,可引起神经和周围器官损伤,其典型症状为腰背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受伤部位肿胀畸形,在临床中要高度重视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对于该类患者,临床中多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术后康复周期长,护理不当还会引起某些并发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因此也会受到影响。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在对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病情。循证护理是一项现代化的护理方法,讲究护理措施的科學性、实证性,要求所有护理方法均能做到有证可循,同时护理措施还要与患者实际病情和实际需求相结合,要能针对性改善其身心状态[2]。

循证护理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充分尊重患者需求,切实为患者考虑,能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3]。循证护理模式分为组建护理小组、提出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实践四个阶段,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其护理效果较好,患者认可度较高,此护理模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仅为8.82%,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组,说明循证护理在该类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与牛贝贝[5]的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循证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建议将此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英.中医循证护理干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2):118-119.

[2]李莉丽.循证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146-148.

[3]沈红才.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心理依从性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9,017(7):102-104.

[4]蔡艳霞.循证护理模式在腰椎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6):127-129.

[5]牛贝贝.循证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2082-2085.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循证护理并发症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