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08 22:22徐艳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针对性护理

徐艳云

摘  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肩周炎患者针灸推拿治疗后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  针对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观察分析,均针灸推拿治疗,以抽签结果作为划分观察与对照组的依据,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周炎患者实施针灸推拿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感,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22-02

肩周炎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且从事体力劳动者患肩周炎疾病的概率高于其他行业。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肩关节损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健康[1]。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病因在于经络阻塞、外邪入侵所致,通过针灸推拿治疗能够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2]。针对性护理是近几年临床较为常用的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本文针对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研究,阐述针对性护理的方法与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观察分析,以抽签结果作为划分观察与对照组的依据。对照组患者共49例,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0.15±1.11)岁;病程为5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18±0.15)年。观察组患者共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38~80岁,平均年龄为(50.16±1.12)岁;病程为6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17±0.16)年。两组病患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济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患肩周炎,符合中西医相关诊断标准要求[3]。

排除标准:①排除患其他肩部疾病患者;②排除患精神疾病患者;③排除抵触配合研究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操作时指导患者取平卧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具体根据选穴施针位置而定,所有针灸穴位均需以“循经取穴”为基础。每次施针前均需对毫针和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待擦拭干燥后方可使用,以免对皮下组织造成过度刺激。在实施推拿时需指导患者取平卧仰卧位,手法主要选择推、揉、按、弹等,以放松肩关节周围肌肉和缓解疼痛为主要目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疾病宣教、注意事项讲解等。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为:①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肩周炎的病因,针灸推拿操作及注意事项,以保证患者心中有数。通过播放影音视频等来强化患者理解与记忆。另外,还可通过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可选择院内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友现身说法,讲述针灸推拿的优势,提高患者依从性。②心理干预:在为患者开展针灸、推拿前需对治疗室内环境进行改善,营造更加舒适的氛围。加强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基本确保在23~26 ℃之间,且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实际调整,在患者进入治疗室后不会感到皮肤不适感,从而缓解其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同时指导患者取正确的体位,并通过深呼吸、肢体按摩等方式放松肌肉和神经,以便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切忌在针灸和推拿开始前使肩部皮肤受潮,必要时可使用干燥的毛巾进行擦拭或保护,或可使用毛巾隔离状态下放置热水袋,通过热效应缓解疼痛感,改善心理状态,继而提升后续护理操作的依从性。③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摆动训练,在保持躯干不动的前提下,由肩关节带动手臂进行自然摆动,幅度和速度均需逐渐增加,直至肩关节无痛摆动范围恢复正常即可。必要时,可为患者提供肩关节牵引护理,以被动牵引的方式逐渐松解关节内软组织的粘连情况,并帮助缓解肌肉痉挛程度。如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则可使用肩关节按压护理,一只手保护患侧肩关节,另一只手逐渐施力按压,距离力度以患者耐受度为准。

1.4  观察指标

观察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上举。活动评分以10分计,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关节活动情况越佳,反之越差。通過VAS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4周、护理后8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与痛感呈正相关。调查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以调查问卷形式,总分100分,设定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4.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估比较

护理后4周、8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肩周炎属于较为常见的骨关节慢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该病症是典型无感染性炎症,虽然核心发病机制尚未确认,但医学界均认为和关节软组织长期磨损或肩关节长期处于紧张、受力等异常状态有着密切关联,因此也将肩周炎归类于退行性病变的范畴[4]。我国中医理论则认为肩周炎的主因为外感风、寒、湿之邪气,继而引起肩周经络痹阻,经络不通则产生疼痛感,将其归类于“痹症”的范畴。由于肩关节属于人体日常最常用的功能性关节之一,且在部分特殊工作下会导致该关节长期处于紧张或压迫状态,因而劳损程度较其他关节更高,通常肩周炎多见于50岁及以上的患者群体,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单侧肩关节疼痛感,尤以晚间睡眠时疼痛感最为明显,且可表现为畏寒、畏潮等特征[5-6]。中医在治疗肩周炎时多推荐使用针灸、推拿等方式,其中针灸的应用时间最早,可利用针刺、艾灸等多种方式刺激经络运行,疏通闭塞的脉络,经络通常后疼痛感自然消除。现代医学研究则指出针灸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流动,使该区域的营养供给效率提升,加快组织的自我修复。实际针灸时需加强对皮肤的护理,以避免艾条燃烧灰烬烫伤,且需注意加强理疗的配合,提升针灸的治疗效果[7-8]。推拿则可通过推按、挤压等方式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软组织粘连程度,也能降低疼痛感,帮助关节活动度进一步提升。实际推拿时可选择推、揉、按、弹等多种手法,根据具体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等选择,但均需严格以患者耐受度为准。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首次提出“护理是诊断及处理人类现存或潜存健康问题的操作”,由此引申出针对性护理的概念,其能够根据患者个体表现不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本次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肩周炎疾病与针灸推拿的优势,通过心理护理安抚患者不良情绪,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更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通过运动护理巩固治疗效果。

总之,肩周炎患者实施针灸推拿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感,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丽媚.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肩周炎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4):65-66.

[2]王淑娟,曹云霞.浅谈肩周炎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J].西部中医药,2017,30(9):136-137.

[3]杨金生,陈滢如.《肩周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研究[C]//中国科协年会.2016.

[4]古丽加玛丽·克力木江.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9,37(5):51-53.

[5]孙小斐,戴家媛.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5):96-98.

[6]文菊,張海廷,文静.功能锻炼联合自我推拿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观察[J].四川中医,2019,37(8):220-221.

[7]蒋晴,马晓华.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肩周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63):239.

[8]罗海霞,唐金凤,杨萍,等.中药沙袋湿热敷治疗及护理对肩周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7):52-55.

猜你喜欢
针灸推拿肩周炎针对性护理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针灸推拿联合牵引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针灸推拿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探析
基于能力本位构建《针灸推拿》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