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甲地孕酮结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

2021-11-08 23:23孟召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醋酸内膜受体

孟召静

摘  要:目的  探讨二联用药方案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滕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顺铂、紫杉醇的化疗,其中,对照组给予醋酸甲地孕酮片,试验组在给予醋酸甲地孕酮片的基础上,同时口服他莫昔芬片,治疗3个月后,统计治疗情况与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癌有利于疗效增强,并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2联用药;阴道排液;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69-02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病患年龄趋于年轻化[1]。目前,围绕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手段仍然主要有传统手术与放、化疗法。查阅文献发现,醋酸甲地孕酮(MA)能够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其雌激素结合位点,从而降低癌细胞的增殖、迁徙[2]。此外,具有增强孕激素分泌的他莫昔芬,可以有效促进孕激素相应受体的应答。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择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7年1~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试验。对照与试验组患者年龄、患病时间、生育情况、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情况、临床分期、月经状况、病理特征等信息。两组资料见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癌的B超以及病理诊断结果;②不存在血常规、肝肾功异常,且对醋酸甲地孕酮及他莫昔芬无不良反应;③试验前双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试验前半年曾服用过雌激素或相关药物;②具有严重的肝肾代谢等功能障碍;③具有恶性肿瘤;④具有慢性疾病或糖尿病及并发症;⑤有药物滥用情况。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化疗,具体如下:静脉注射给药紫杉醇(生产企业:海口市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83850),同时注射顺铂(生产企业:齐鲁制药,国药准字H20023461),紫杉醇静滴3 h,剂量为150 mg/m2,4周1次。顺铂每次100 mg/m2,静滴,每4周1次。连续用药3个月。

对照组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生产企业:上海信谊天平,国药准字H20053712),80 mg/次,2次/d,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与化疗同步进行。

试验组在给予醋酸甲地孕酮片的基础上,同时口服他莫昔芬片(生产企业:上海复旦复华,国药准字H31021545),20 mg/次,2次/d,持续使用3个月。治疗与化疗同步进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选择RECIST1.1实体瘤的标准[3-4]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估。①完全缓解(CR):病灶部位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大于一个月,且无新病灶发生;②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体的双直径乘积缩小数值≥50%,无新病灶发生时间大于1个月;稳定(PR):肿瘤病灶体的双直径乘积缩小数值少于50%或增大少于25%,且持续大于1个月,无新病灶发现;进展(PD):肿瘤病灶体的双直径乘积增加数值多于25%,或发现新病灶。计算方法为:有效率(RR)为CR+PR,临床获益率(CBR计算为CR+PR+SD)。

评估不良反应,评价标准为:国际通用不良反应评级标准3.0[5]。以上指标的测试时间为给药3个月后。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阴道排液、阴道出血、病变消失例数,并计算比率。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排液、阴道出血、病变消失情况

试验组阴道排液、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治疗2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分析

试验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文献表明,美国每年约55 000名妇女受子宫内膜癌影响,且该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发生人群集中在绝经后妇女。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另有放疗与化疗的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6]。很多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特别是未生育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因此激素治疗得以充分重视。但激素治疗的条件相对较为苛刻,有严格的适应证要求,因此,激素治疗一直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事实上,针对晚期患者的姑息疗法以及卵巢功能丧失妇女的治疗,激素是常用的替代手段。

子宫内膜癌是对激素敏感的肿瘤,15%~30%病例中曾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等孕激素。有研究[7]认为下调的孕激素受体,可能是反应时间变短的原因。雌激素受体α在调节孕酮受体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他莫昔芬是雌激素拮抗剂,但在子宫内膜中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与受体复合物转运到细胞核,并通过激活雌激素反应基因的转录来增加孕酮受体的表达。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阴道排液、出血发生率、病变消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4周后,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患者联合用药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后占据位点,阻碍与雌激素位点结合,影响受体活性,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了癌细胞的扩增与迁徙。基于我们的研究发现,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用药策略提高了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规范与个体化也是激素治疗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最大疗效的途径,规避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为子宫内膜癌的防治带来更多可能。

综上所述,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癌有利于疗效增强,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昌贤,李力.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新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0,21(5):548-550.

[2]高天明,付强,丛丽莉,等.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SGF、PRL、HE4的影响[J].武警医学,2020,31(4):313-316.

[3]王淑贞,王秋红.HIF-1α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表达及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4):536-538.

[4]张凯,郭飞,王颖梅,等.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1):87-89.

[5]蔡菲,陳明华,叶英,等.他莫昔芬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9):2249-2251.

[6]贺广珍,吴小进,张红,等.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9,8(36):1-4.

[7]黄丽娟.艾迪注射液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8):2031-2035.

猜你喜欢
醋酸内膜受体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B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病吗
毒蛙为什么不会毒到自己?
长石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检测
探究pH相同的盐酸、醋酸与活泼金属的初始反应速率
How to Avoid Weight Gain
中枢神经突触长时程增强现象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证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