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的特征分析

2021-11-08 23:51吴良香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

吴良香

摘  要:目的  对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回顾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全部接受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和药物试验,分析检测结果,包括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等。结果  1852例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最高(80.4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3.88%)、假丝酵母菌属(5.72%)。上述3种不同病原菌种类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5.8%)、粪肠球菌(45.23%)、假丝酵母菌(67.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38.86%,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达到90.60%。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临床用药时应当依据患者微生物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药物,以此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关键词: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90-03

当前,随着新广谱抗生素的投入使用,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相较于以往得到有效改善[1],但同时需要注意抗生素滥用以及越来越多的病原菌出现耐药性的问题[2]。因此,临床工作中需要有效检测进一步明确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分布,并以此为依据合理用药,保证疗效。鉴于此,本次研究对保山市人民医院18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了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的特征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保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选择1852例展开研究。其中包括987例男性患者,86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1.09±3.76)岁。其中,398例为肾盂肾炎、345例为急性复杂尿路感染、312例为急性单纯尿路感染、278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74为急性肾小球肾炎、245为慢性尿路感染。研究得到保山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各项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统感染诊断与治疗标准》[4]中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严格确诊。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脑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研究开展的患者;③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血培养平板、麦康凯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水解酪蛋白培养基(Mueller-Hinton,M-H培养基)由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以及配套细菌鉴定和药敏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Kirby-bauer,K-B法)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检测开始前对患者常规宣教,告知患者检测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理解与配合;采集患者中段尿液样本,以相应的规程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展开检验微生物。各项检测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的相关规定、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的相关要求和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和K-B法。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原菌检测情况(主要体现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及真菌几方面)及各菌种药敏试验耐药率。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剔除同一患者检出的重复菌株。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

2  结果

2.1  患者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种类分布结果分析

18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种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假丝酵母菌属。上述三种不同病原菌种类中,分别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假丝酵母菌占比最高。见表1。

2.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均对呋喃妥因耐药率最高,见表2。

2.3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持续发展,微生物检验技术日益精进,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使用微生物手段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展开临床检验,能够准确判断病原菌分布,可以就病原菌种类加以明确划分,可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合理依据,被认为是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5]。

本次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本研究接受检测的18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通过微生物检测较为准确地判断了患者病原菌感染类型。数据显示,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假丝酵母菌属,其中,革兰阴性菌的占比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最后为假丝酵母菌属,其中大肠埃希菌在革兰阳性菌中的占比达45.8%、粪肠球菌在革兰阳性菌中的占比达45.23%、假丝酵母菌在假丝酵母菌占比达67.93%。在耐药情况方面,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分离出的主要细菌进行临床常见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47%、18.52%和66.67%;革蘭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两种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均为0%,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71%,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23.88%。

综上所述,革兰阴性菌感染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明确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孙嘉遥.病原菌结果在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探讨[J].健康必读,2020,11(25):294-295.

[2]滕勇胜,孙海,李智英.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355-356.

[3]魏卓.探讨对泌尿系统病原菌使用微生物检验的价值[J].健康大视野,2020,25(22):244.

[4]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高阳,赵玲玲,袁雪城,等.微生物检验用于泌尿系统病原菌检测中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306.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
建构生物学模型,凸显结构与功能观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