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肩关节疾病诊断分析

2021-11-08 18:50李朝建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9期

李朝建

摘要: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诊断措施实施后,肩关节疾病检出情况,对上述措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入选样本及样本入选时间分别为150例肩关节疾病患者、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检查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MRI检查,对该检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部分病例与手术或病例结果对比。结果:150例患者中,肌腱损伤撕裂、骨挫伤水肿、关节盂前部骨膜袖状撕脱、转移性肿瘤分别为107例、20例、30例、2例,占比分别为71.33%、13.33%、20.00%、1.33%,对伴发的关节积液、腱鞘积液、肌腱钙化、骨质增生骨赘及囊变有较好显示。结论:MRI检查对肩关节骨性病变及软组织病变显示直观清晰,能早期发现病变所致异常,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MRI;肩关节疾病;肌腱撕裂;骨髓水肿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01

肩关节疾病是临床多发、常见疾病,疾病发作后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多数肩关节疾病不治疗不会缓解,而且会逐渐加重,不僅会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对其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等均产生严重威胁[1]。因此,为更好的保障患者生存质量,临床需将能够得出准确的肩关节疾病情况,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也就是在精准诊断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2]。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及进步,1.5T及以上MRI逐渐普及到县级医院,MRI肩关节检查广泛应用至临床,对疾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是对本院150例肩关节疾病患者检查进行分析,表明MRI诊断有效性较高,能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科以肩关节疾病作MRI常规检查150例患者。疾病类型:肩关节慢性损伤、肩关节创伤、肩关节区肿瘤病变分别为65例、55例、2例;平均年龄(60.33±1.59)岁(20岁-80岁);男、女分别80例、70例。

1.2方法;本组15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MRI技术检测,检查设备为西门子l.5Tessensa超导磁共振。采用肩关节专用线圈,常规肩关节的横截面、斜冠状面、斜矢状面T2压脂,常规斜冠状面T1WI、T2WI序列。为保证质量,检查得出的肩关节MRI检查图像,由二名主治医师以上医师阅片。

2结果

2.1 分析患者机体慢性损伤的情况:

150例患者中,肌腱损伤撕裂、骨挫伤水肿、关节盂前部骨膜袖状撕脱、转移性肿瘤分别为107例、20例、30例、2例,占比分别为71.33%、13.33%、20.00%、1.33%;急性外伤完全撕裂13例皆伴有骨髓水肿或骨折,2例伴岗下肌肌腱部分撕裂,1例伴肩胛下肌腱撕裂;慢性损伤肌腱变性58例,部分撕裂27例,完全撕裂8例,伴肌腱钙化9例;1例乳腺癌伴肩胛骨转移,1例肺癌伴肩胛骨及肋骨转移;57例伴关节腔或周围滑囊、腱鞘积液;17例伴肩峰外下骨赘形成;肩锁关节炎21例显示;其他还有皮下脂肪瘤等显示。

3讨论

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量最大的关节之一,关节盂浅,稳定性主要来自关节囊周围韧带及肌腱,易受各种急性或慢性受力的损害,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且肌腱急慢性损伤甚至撕裂占比较高。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肩关节疾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增长,对患者生活质量、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疾病诊断有效性、准确性的提升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相关关系。

常规X及CT现检查作为经典放射检查,对肩关节完整性及相对关系显示好,可以显示明显骨折、脱位情况,对骨质破坏、肌腱钙化可以有较好的显示,但其对骨髓水肿及隐匿性骨折不能显示,对软组织肿胀及肌腱损伤撕裂显示受限,限制了其在肩关节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临床MRI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完善,其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逐渐显现,通过该检查措施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肩关节损伤以及病变情况,促进疾病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提升[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X射线检查等常规医学检查措施相比,磁共振成像原理优势显著,可以有效避免了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保障检查过程的无创性,进而保证患者安全[5]。在本组肩关节疾病检查中,对急慢性肩关节疼痛所致疾病显示较好。本组急性外伤病例,MRI检查较好的显示了无变形的隐匿性骨折及伴发骨髓水肿,对于肌腱损伤撕裂及肌肉挫伤水肿显示好,肩胛盂唇撕裂显示好。慢性肩关节疼痛患者,较好的显示了肌腱变形及钙化,肌腱完全及部分撕裂位置及程度,显示关节及囊周积液,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周围积液;此外,肩关节骨质增生硬化及关节面下囊变有显示,肩峰外侧骨赘情况有显示。2例转移性肿瘤较好的显示了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情况。

综上所述,MRI多参数成像能较好的显示肩关节骨质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对以软组织损伤为主或常伴软组织损伤的肩关节疾病来说,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加之MRI无射线危害,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各院可积极推广,为疾病诊断及治疗创造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晓明,姚军,窦帮. MRI相关定量参数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的关系[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1,39(2):213-218.

[2]吴绍全,郎海燕,杨正彬,等. MRI多征象及扫描序列分析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并盂肱下韧带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3):216-221.

[3]姚平竺,汤玲俐. 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共同诊断肩关节损伤的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11):27-29.

[4]李钦海,吴国龙,钟欢欢,等. 1.5T MRI各扫描方位及序列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诊断价值及其MRI特征性表现[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2067-2069.

[5]顾晓清,董芹,沈卫忠,等. 肩关节MRI喙-肱间距与喙突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J]. 放射学实践,2021,36(4):5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