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急诊绿色通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1-11-08 22:50魏玲玲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9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魏玲玲

摘要:目的:剖析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急诊绿色通道下的效果。方法:取心肌梗死患者66例,对照(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急诊绿色通道)各33例均是随机划分。结果:经干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心肌再灌注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可对抢救起到优化效用,加速患者转归,价值较高。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急诊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急症,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既往研究表示,及时打通梗死血管能够挽救心肌细胞,展现冠脉再通,使再灌注迅速好转,将心肌缺血范围缩小,以免梗死面积增大[1]。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关键是心肌再灌注。另外,和其他疾病抢救流程比较,此病的诊断与转运能够最大程度节省和缩短,为患者治疗获取时间窗。为对患者供应科学的护理,本研究尝试为部分患者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急诊绿色通道,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取心肌梗死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两组患者年龄均处于55~88岁,平均(77.68±5.69)岁;两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全部患者用常规急救策略,及时开展吸氧检查,尽快明确患者生命体征,入院后用阿托品行止痛疗法,发病3-6d用尿激酶、链激酶开展溶解血栓疗法,开展抗心律失常治疗。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主要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予以吸氧,及时处理异常。

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急诊绿色通道。

(1)院前急救

接到急救电话后5min出诊,在救护车上通过电话告知患者家属要安抚好患者情绪,保证其卧床休息,开展紧急处理策略。护士到达现场后及时创建2条之上静脉通路,对其予以氧气支持,测定生命体征,搬动患者时动作应保持平稳,返程期间应嘱咐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

(2)急诊护理

开启绿色通道,将院前急救与其连接,转运期间和挂号位置和急诊科获取练习掌握对应医护人员,开设处置单,做好对应检查准备,对院内的接诊准备进行完善,患者进入医院后保障其于10min内获取抢救治疗。测定患者各机体指标,掌握病情后做好对应处理。安抚好家属的焦虑情绪,注重健康宣教,掌握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抢救流程,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患者的高度配合。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和安慰以及关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3)药物护理

为患者静脉输注硝酸甘油,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为使输注更为准确和有效,需用微量泵泵注药物。经尿激酶、降纤酶开展抗凝疗法,但会产生血反应,护士需观察患者皮肤黏膜与粪便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4)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转运期间,应细致观察患者的瞳孔与心率等生命体征,每5min记录1次,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随时持续用药,转运时预判患者的疾病状况,嘱咐急诊可医生患者的生命体征。

(5)和绿色通道相接

患者转运期间,与急诊科获取联系,确定急诊医师、责任护士,告知医师开设对应检查与处置单,护士做好采血与相关检查准备,和患者随诊人员交流,患者与跟随者无需奔波于科室挂号、缴费,确定需要的急诊室部位,患者经急诊绿色通道到达,院内抢救。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程度分为高、中、低,小组比较。(2)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时间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21例,满意度中11例,满意度低1例,满意度=96.97%;

对照组:满意度高12例,满意度中10例,满意度低11例,满意度=66.67%;

对比之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10.185,P<0.05)。

2.2 心肌再灌注时间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心肌再灌注时间(58.05±5.93)min;住院时间(11.68±4.41)d;

对照组:心肌再灌注时间(100.27±11.42)min;住院时间(14.49±3.63)d;

对比之下,观察组的心肌再灌注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t=18.848、2.826,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是患者出現心律失常,会致使冠状动脉灌注低下,扩大心肌梗死范围。急性心肌梗死的干预中最重要的是时间,干预原则是阻塞冠状动脉尽早开通,心肌血液供应可及时得以恢复,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保护,挽救患者生命[2]。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心肌再灌注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P<0.05)。快速畅通血管能够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心肌再灌注时间可直接为患者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急救时间作用关键。院前急救护理与绿色通道抢救时,患者诊疗可提前,院内医生通过电话能够掌握患者病情,做好完善准备,使患者在入院后医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患者病情。

另外,急救药品设备能够准备完善,以免院前急救时药品设备不全问题,延误患者的病情抢救。衔接绿色通道时,提前沟通能够预防空窗状况,还可减少患者与家属往返就诊时间,简化繁琐住院流程,抢救效率高[3]。需注意的是,急救期间,护士应明确诊断患者病情,保障判断准确,利用心电监护、系统治疗等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优化。另外,护理时应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可持续吸入氧气,依据医嘱准确为患者应用治疗药物,加强抢救时机。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可对抢救效果进行优化,加速患者转归。

参考文献:

[1]王慧.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4):942-943.

[2]樊秀枝.浅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244-246.

[3]骆福秀.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8,8(25):300-301.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