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与护理

2021-11-09 00:03牛硕莹
健康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尿管老年患者护理

牛硕莹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90例在我科住院且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生漏尿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有36 例患者出现漏尿,通过护理人员耐心观察,个体化护理后,32例患者漏尿得到控制,未再漏尿,3例患者漏尿减轻,1 例无效。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发生漏尿的各种原因,给予个体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漏尿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尿管;漏尿;护理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患者成为护士日常工作的焦点。尿潴留、尿失禁等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而留置导尿管是临床老年患者中常用的方法,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因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障碍等疾病的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在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漏尿现象常有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很大程度地給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困扰。因此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对当下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率有积极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 90 例,其中女性38例,男性52例;年龄最小73岁,最大100岁。平均年龄86岁。90 例患者中,大多患者因高血压、脑梗死、老年痴呆、帕金森症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入院。本次研究病例均为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留置导尿管 4 ~15 d 后拔除,可自行排尿的特殊患者不作为研究病例。)选取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一般每隔 2 ~ 4周更换尿管。均使用广州省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硅胶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型号为16~24Fr,球囊均注入生理盐水10~20 ml。

1.2方法

1.2.1导尿方法(1)根据患者自身的条件,选择相应型号的尿管(2)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尿道口,(注意保暖,保护隐私)(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打开导尿包,铺无菌洞巾,左手戴手套,第一次消毒尿道口。(4)双手戴无菌手套,检查气囊有无漏液,连接导尿管与尿袋,润滑导尿管前端(5)充分进行第二次消毒尿道口,将润滑过的尿管插入,男性深度为 18 ~ 22 cm,女性深度为 4 ~ 6 cm,见尿流出后再插入7-10cm。(6)给气囊注入10~20 ml的生理盐水,撕开洞巾,妥善固定尿管。

1.2.2漏尿标准 本次研究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漏尿的标准是:患者静息状态下,导尿管开放或者夹闭状态,膀胱充盈时,尿液从尿道口间隙流出,即患者在留置导尿管的状态下,仍发生“尿裤”“尿床”的现象1。

1.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据统计发现,90例患者中有 36 例(40%)患者出现漏尿的现象。在护理人员细致观察,耐心护理下,36例漏尿的患者中,有32例未再出现漏尿现象,3例患者较前好转,1例无效,仍有漏尿。详见下列调查表。

3、讨论

3.1漏尿原因分析 (1)老年生理退行性相关因素:老年患者膀胱容量减小,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膀胱容量比20岁时减少40%左右,且长期留置导尿管刺激膀胱使膀胱收缩性下降,造成膀胱功能性萎缩;老年人便秘现象较多,或因咳嗽、膀胱弹性差等原因造成腹压增大;尿管插入位置浅,或因留置尿管患者感到腹部不适造成压力,致使尿液从导尿管旁间隙流出。(2)尿道因素:老年患者由于肌肉韧性降低,尿道括约肌,盆底肌肉较为松弛,尿道内口与尿管之间难以紧贴,故当膀胱尿液增多时,尿液从其间隙漏出。(3)膀胱痉挛因素: 尿管插入过深或位置不当,导致导尿管前端一头与膀胱壁直接接触,或因膀胱冲洗速度与温度不当,速度过快或者温度过低,刺激膀胱肌肉引起膀胱强烈收缩出现膀胱区阵发性痉挛,使膀胱尿道移动度增加,尿道内括约肌功能不全,膀胱颈开放而引起漏尿2。(4) 气囊因素:当气囊位置不当、充盈方法不当、气囊水量不当等均可引起的漏尿;当气囊位置过深,可出现气囊与尿道口未完全贴合,从而能导致漏尿;当气囊内存在气体,当膀胱尿液增多时,致使气囊漂浮,导尿管随之活动,进而可刺激膀胱壁造成膀胱痉挛引起漏尿3;气囊内水量过少时,气囊不足以贴合尿道口,或滑脱至尿道,从而能引起漏尿。气囊水量过多时,可直接接触膀胱壁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出现漏尿,或因气囊内压力过大,压迫尿管出现漏尿。(5)引流相关性因素:尿管打折、弯曲等外力因素导致引流不畅,或因患者活动时,尿袋位置过高,致使引流不畅出现漏尿;长期卧床的患者,活动、饮水减少,致使尿液比重增加,引起钙盐沉积,出现膀胱结石,进而阻塞尿管,出现漏尿。(6)尿路感染相关性因素:是指尿沉查、血块或有絮状物等堵塞尿管,当膀胱充盈发生尿液漏出的现象。(7)尿管因素:未选择与病人年龄、性别合适的尿道管型号。或者尿管本身质量问题。(8)其他因素:夹管时间,导管固定等。

3.2 护理对策

3.2.1 心理护理 意识清楚的患者,首次插入尿管时,由于患者心理紧张,出现强烈的异物感和较为明显的不适感,可造成膀胱和尿道肌肉痉挛,影响尿管的位置;或患者过度紧张,腹痛明显,腹压增加,迫使尿液外漏。因此在操作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做好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减除患者的紧张心理,获得患者的配合,从而顺利插入。

3.2.2 规范操作规程 (1)插入尿管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插入尿管前认真检查尿管的型号和质量,检查气囊有无破损。(3)插入尿管时应用润滑剂充分润滑尿管前端,以防摩擦力过大造成患者紧张,引起膀胱痉挛。(4)插入尿管时若有阻力,不可强行插入,可在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导尿管退出做出调整后再次插入,避免尿道损伤。(5)气囊注入合适的盐水,不能注入气体。(6)气囊注入盐水后,应慢慢回拉至紧贴尿道口,预防尿液漏出。

3.2.3 个体化护理 (1)老年生理退行性相关因素:避免产生膀胱内压,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便秘者采取甘油灌肠保持大便湿润;仔细观察患者,定期夹闭开放尿管,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膀胱尿液过多超过膀胱容量阈值而沿尿道溢出。(2)尿道因素:首先做好健康宣教,教会家属和患者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及锻炼盆底肌,尿路括约肌的方法。对意识清楚可以配合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肉,尿道口括约肌收缩,从而能减少漏尿的发生。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的患者,可更换较其大一型号的导尿管4。凯格尔运动:①平躺、双膝弯曲;②收缩臀部肌肉并向上提肛(有小便时中断排尿的感觉),配合呼吸逐渐用力,保持3-10 s,接着放松5-10 s;以10-25次为1组,每日练习3组或以上,患者要根据自我疲劳程度改变训练强度6。

(3)膀胱痉挛因素:避免产生使膀胱痉挛的因素。可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适当手动转动导尿管,避免导尿管的圆头端或者气囊直接与膀胱壁接触,从而减少膀胱痉挛。避免冷刺激造成膀胱痉挛,例如,膀胱冲洗时,应将冲洗液加温后再冲洗。一般冲洗液的温度20~30℃为宜,保留30 min。一次冲洗液灌入量以200~300 m L为宜5。另外,膀胱阵发性痉挛伴随疼痛,有强烈的尿意及便意,导尿口周围有血性液渗出时,可给予 M 受体阻滞剂或654-2,可用尿管灌注2%利多卡因,还可使用37℃中药保留灌肠3。(4)气囊因素:首先规范操作步骤,插入尿管前,仔细检查气囊质量,有无破损漏液等。插入尿管后,向气囊内慢慢注入 10 ~ 20 ml生理盐水(不可注入空气)慢慢回拉致气囊紧贴尿道口,减少因气囊与尿道口不贴合而导致的尿液漏出。气囊内水量过少时,气囊不足以贴合尿道口,或滑脱至尿道,从而能引起漏尿,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向气囊注入3ml;气囊水量过多时,可直接接触膀胱壁,从而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从气囊抽出3ml,或者拔出尿管,重新置管。(5)引流相关性因素:避免各种引起尿管堵塞的因素,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检查导尿管有无受压及扭曲,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避免翻身,活动时导管扭曲;定期进行管路评估,更换引流袋或调节引流袋,其位置必须位于膀胱下 50cm,做好健康指导,若无特殊禁忌者,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ml以上,达到稀释尿液、生理性冲洗膀胱,减少尿管内包膜、脱落细胞、尿沉渣等堵塞管路,从而利于尿液流出;为防止尿垢,沉渣等堵塞尿管,可定期给予膀胱冲洗;同时,为减少钙盐沉积,影响引流,可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片口服,使尿液碱化,降低沉积的生成,使尿管保留通畅,利于引流。(6)尿路感染相关性因素:首先应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加强尿道口护理,更换引流袋时或其他尿管相关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当尿液中出现肉眼可见的脓液、血块、分泌物时,可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留取尿标本送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膀胱冲洗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防止逆行感染。冲洗速度不能太快,以免造成膀胱壁的机械损伤,致使黏膜受损脱落,增加感染几率。(7)尿管因素:导尿前应认真检查导尿管的质量,检查气囊有无破损,漏液。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每2-4周更换一次,防止尿管老化黏连尿道,产生粘液,沉渣,不利于尿液的流出。初次导尿的患者,应做好心理沟通,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一般16~18Fr。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可选择型号稍大一些的尿管,以20~22Fr为宜,重复导尿且已发生漏尿的患者,可选择与上次同型或者大一号的尿管,从而能防止漏尿,利于尿液的引流。

4、小结

留置导尿管可以有效解决老年患者排尿障碍的问题,在老年患者中已应用广泛。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发现,导尿管漏尿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地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困扰,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发生漏尿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当下研究和关注的。

本研究发现,通过对各种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个体化护理,可有效减少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漏尿的发生。既可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又可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陪护漏尿可能发生的原因,加强护患配合。同时教会患者及家属膀胱功能训练,及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做到重在预防,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减少患者漏尿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开智. 危重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156-157

[2]魏红,冷佳,黄琼.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2(2):146-148

[3]刘静萍. 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8,25(17):161-162

[4]古伟升,刘芳,杨小舟. 急诊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198-199

[5]欧碧锭.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月刊2020,2(15):122

[6]劉诗琪,彭莉.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方法研究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2):99

猜你喜欢
尿管老年患者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剖宫产术留置尿管时间对孕产妇影响的Meta分析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小小尿管学问大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气囊注水量对老年女性留置尿管溢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