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在心脏外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2021-11-09 00:17泥鲁珍
健康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医护演练

泥鲁珍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在心脏外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心脏外科的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护士的应急能力。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应急能力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脏外科护士而言,在对其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采取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这种培训模式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应用。

关键词: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心脏外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应用

引言

针对心脏外科来说,所收治的患者者大多数都有着十分显著的病情变化特别快,病情危急且十分复杂的特点,因此,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风险事件或者应急事故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护士具备应有的应急反应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相对应的应急事件进行相对应的识别,判断,应变和抢救处理,具备足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能力,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应急护理服务,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对此,就需要充分做好心脏外科护士的应急能力培训工作,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要确立严格细致的培训机制,同时要充分做好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等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其急救能力和应急能力,进而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演练,呈现出应有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效能。同时也着重看到,在常规培训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单独的理论授课培训以及单向护理操作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导致训练和临床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不能真正意义上有效提升培训效果,缺乏足够的实效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有效推行和融入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通过充分的演练,按照实践的操作模式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这个阶段内的心脑外科护士进行研究对象,重点剖析在对其进行应急能力培训过程中,采取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在针对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时间段是在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选取这个期间内我院的心脏外科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名,女28名,年龄范围在21岁至39岁,平均年龄27.5岁。在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的过程中,按照培训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研究对象15名,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该组护士采取常规的教学培训模式,主要是组建相对应的培训以及考核小组,结合具体的应急能力训练要求制定相对应的培训考核目标,然后按照目标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

1.2.2观察组

对该组护士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的评分标准,所涉及的标准要充分具备应有的精细化和可操作性,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模拟演练培训的效能和价值,相关标准和目标要以切实提升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为落脚点,具体标准主要包括:10 s内涂好除颤仪耦合剂,并对其除颤能量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及时做好充电工作;5 s内对于呼吸囊进行有效装好;5 s内熟悉气管插管包,并对其进行打开;10 s时间内对于麻醉咽喉镜进行有效装好等。其次,要组建相对应的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着重做好团队建设和急救模拟训练,同时分配其他的心脏外科护士扮演患者,医师,护士等一系列相关角色,在一种真实的模拟情境下进行相对应的急救模拟演练,确保各项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要求得到充分的明确,然后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相对应的模拟演练。第三,在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的过程中,要充分纳入相对应的应急事件或者风险事故等,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有效促进护士具备应有的岗位适应能力,对于相对应的应急事件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处理,然后开展团队内部的互评和自我评价,并进行切实有效的记录,护士长和教学培训秘书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和针对性评价,进一步指出应急抢救过程中或者文书记录环节出现的问题或者不足,在整体的模拟现场进行急救方面的纠正和指导,并且对于护士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共同探讨,以此为基础,在实际的病例处理过程中,呈现出应有的带教效果。第四,引导护士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要融入急救模拟演练的相关内容,使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其操作技能,掌握相关技巧,培训完毕之前的一周,组织一次急救模拟演练和应急处理能力考试,并且把考试成绩纳入到档案之中。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应急处理能力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应急处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6.0软件对于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对比用卡方表示,用P值小于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心脏外科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评分为93.45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分,P值小于0.05,可见,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培训模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外科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这种方法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3讨论

针对心脏外科护士来说,在对其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其应急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培训要求和外科护理的实践内容,有效采取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通过组建医护团队的形式,选出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利用培训教师的真实案例模拟和应急事件处理等相关操作,用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真实案例应对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和手段,创设出相对应的情景,在特设的情境之中,进一步有效实现技术操作和实践处理,在理论和实践互相融合以及应急处理事件的应对和处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融入,以此体现出应有的培训效果。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具有仿真性,模拟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场景实现仿真训练,这样可以更充分的还原实际的工作场景,让护士特别是剛入职或者轮转护士对于临床实践有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具备应有的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意识,进而在实际的岗位培训和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应有的应急处理能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种模拟演练的模式,可以让心脏外科护士更有效的掌握相关仪器设备和操作流程,使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在实训和模拟演练的过程中,把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充分的融合,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处理效率,同时减少医患纠纷,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应急处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其呈现出的应急处理能力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可见这种模拟演练模式的实效性。

4结论

由上文的探究可以充分看出,对于心脏外科护士来说,在对其进行应急能力演练和培训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实施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因此这种方法有推广和应用的必要,特别是对于低年资护士进行在职培训时应用这种方法有更为显著的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燕华,金向英.情景教学法在提高轮转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8,7(10):784-785.

[2]王新霞,王国美.角色扮演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0,38(10):823-824.

[3]郭建琳,郭建勋.急诊情景模拟训练在急诊团队配合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25(3):633-634.

[4]曹敏,陈岚,金巧萍.急诊科新护士除颤知识培训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0,17(10A):29-31.

[5]徐阳子,金琳,徐娟华,等.肿瘤科新入职护士临床培训的前馈控制管理[J].护理学报,2019,19(7B):33-35.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医护演练
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大生产
歌颂抗疫医护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