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2021-11-09 00:17李漪鸣
健康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护理影响

李漪鸣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的作用。方法:收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将84例患者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各42例。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评分状况比较未见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心理评分状况比较可见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心理健康状况;影响

干细胞存在较强的自我更新、多项分化的潜能,通过研究了解到干细胞来源于胚胎、胎儿组织,即为胚胎干细胞也可以叫作ES细胞;同时,可来源于出生后器官、成年个体组织,即为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接受超大剂量放疗/化疗,或是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清除机体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再回输采自身/他人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1]。需要注意的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环境为全封闭的状态,在这个过程没有患者家属陪伴,而且在治疗前需实行超大剂量放化疗,所以会致使患者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次研究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1年来收治的8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主,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的实施效果。

1.一般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8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2例。实验组男、女患者各24例、18例;年龄抽取区间22~50岁,中位(36.3±2.4)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各25例、17例;年龄抽取区间23~51岁,中位(37.2±2.5)岁。两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

入选标准:存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首次实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和其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脑部病变;全身器质性病变;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平时主动和患者沟通在其提出问题时及时解答[2]。

1.2.2实验组施行心理护理,(1)移植前心理护理,因患者对移植程序、并发症、移植环境等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因而会发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介绍移植医生、护理人员、移植室环境等,然后为其讲解并发症、移植程序相关内容。(2) 移植中心理护理,使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和患者沟通,为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可采用对讲机为患者、患者家属间沟通及交流提供支持,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需注意的事项,以便使得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鼓励患者及时倾诉、宣泄心理感受。(3)移植后心理护理,积极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支持,如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采用针对性对策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评分。

1.3.2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焦虑心理评分,SAS评分≥50分为阳性;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两组抑郁心理评分,SDS评分≥53分为阳性。

1.4统计学的分析和处理

本次研究涉及数据信息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量资料均数差X±S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评分对比,利用t检验;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表示统计学的意义存在。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上述心理评分情况比较,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血液疾病患者实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新型治疗手段,血液配型成功患者心态平和,且不会出现负性心理情绪。然而,无法避免会发生并发症情况,如果并发症出现会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构成不利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预后[4]。因而,本次研究实施了心理护理,可在移植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在整个移植的过程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如此一来,利于关注到患者在移植整个过程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确保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安全性[5]。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

总之,心理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运用,利于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

参考文献:

[1]张益敏,王健民,杨建民,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巩固化疗对第一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041(001):16-22.

[2]黄走方,许杰,傅明伟,等.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首疗程化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检测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40(2):105-110.

[3]王勃诗、赵世隆、李迪、蔡晶晶、郭倩颖、崔铭萱、柳鹏.营养健康教育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素养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11):50-53.

[4]佚名.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血液病患者体内供者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水平对利妥昔单抗去敏治疗后造血重建不良的影响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7):6.

[5]佚名.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血液病患者体内供者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水平对利妥昔单抗去敏治疗后造血重建不良的影响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7):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护理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