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及应用

2021-11-09 00:17吴桂鸿
健康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

吴桂鸿

摘要:目的:结合儿童认知、行为、生长发育等各个阶段的特点,总结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018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儿童862例患者,结合护理敏感性质指标,总结应用与发展情况。结果: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本着测量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儿科护理的一种评价,需要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结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目前,国内外护理研究者,不断研发能测量护理人力配置、患者结果、体现护理工作价值和影响力的指标;对指标的纳入标准、定义、测量工具、资料来源、收集资料方法、评价标准进行深。数以千计的医院、病区参入探讨。加了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的资料收集工作使得不同医院、不同病房之间的护理质量可以进行相互间和自身前后的比较。指标能解释患者特征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患者危重度的调整和分层,不同医院和病房可以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护理工作。

1.资料与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018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儿童862例患者,患者年龄为8-12周岁,其中男性患者420例,女性患者442例。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被选取的患者中,无意识不清,无免疫系统疾病。

1.2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测量护理工作的结构、过程和结果,反映护理工作对患者结果的影响,用于评价护理质量。杜纳贝蒂恩认为,医疗质量可从结构、过程和结果三方面评价。

①结构评价∶护理工作的结构指护理人员数量、技能和受教育程度,结构指标包括护理人员数量、技能配置。

②过程评价:护理工作的过程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所有活动,包括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过程指标包括疼痛管理、身体约束。

③结果评价:护理工作的结果指通过改进护理工作而得到改善的患者健康状况,受到护理工作的结构及过程的影响。结果指标包括压疮、跌倒、静脉外渗及院内感染等。

1.3实施方法

所有患者结合评价目标,将护理分为四个部分,监测和评价质量中的“确定重要的护理工作职责”,可依据以下四个原则:

①高频率的医疗护理措施:经常实施的护理措施或50%以上的患者会接受的护理措施,如给药、患者教育。

②高风险的医疗护理措施:可能造成患者损伤风险的医疗护理措施,如留置导尿管将导致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使用呼吸机将增加患者肺炎的风险。

③问题倾向性的医疗护理措施:可能造成患者、工作人员或组织系统问题的医疗护理措施。任何需要持续、严密监测的问题,如胸腔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等。

④高成本的措施:为保障服务对象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如护理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等大量的成本投入。护理人员的能力和工作满意度。

2.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应用结果

结合患者情况,数据库建立的30个月内,致损伤性跌倒、院内压疮、给药错误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并且减少了因这些不良事件造成的额外医疗费用(如住院时间延长、材料、药物等费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南丁格尔测量项目的实践显示,ICU护士对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的依从性越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越低;对预防压疮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的依从性越高,压疮发生率越低。PICU把压疮作为护理敏感性指标通过相关评估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把重症患儿压疮发生率降低至10%,低于其他学者报道的18%~27%。美国三家儿童医院合作,开展住院患儿跌倒预防项目,结果显示在采取护理措施后,跌倒发生率显著下降。

另外,在开展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项目,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后,非计划性拔管率降至0.43%;对于高危患儿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和预防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和严重度,压疮发生率降至0.18%,其中Ⅰ度压疮占91.7%;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护士流失率平均为2.56%,维持在低位;给药错误和跌倒均有不同程度減少。

3.讨论

儿童处于认知、身体、行为等生长发育阶段,幼儿的需求更多地通过家长传递。儿科患者慢性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成人低,住院时间较成人短。这些特点不仅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如适龄性照顾、患儿安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等,也给确定和验证儿科护理敏感性指标带来了挑战。2006年,Lacey等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预实验,确定在效度、敏感度、信度和可行性等方面都能接受的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外周静脉外渗和疼痛管理。美国护理学会在2010年确定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共11个,其中结构指标是护理人员技能结构、每患者住院日护理工作时数;过程指标是疼痛管理、身体约束;患儿结果指标是院内压疮、外周静脉外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心静脉相关性血行感染;护士结果指标是护理工作环境和护士流失。在效度、信度和可行性等方面的一致性达到75%以上的护理敏感性指标是疼痛管理、给药错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环境。与美国护理协会一致的指标有压疮、疼痛管理、外周静脉外渗、中心静脉相关性血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环境。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开展的“南丁格尔测量”项目,除了涵盖ANA确定的指标外,还确定了专科特异性指标,如NICU母乳管理、PICU镇静评分等。我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2006年起,致力于构建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目前常规收集和分析的指标包括跌倒、压疮、给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士流失等8个。

4.小结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可以使护理人员运用有效、可靠的护理数据,不仅能提供证据,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而且让护士了解、参与护理质量的测量、比较和改善,更重要的是提升护士作为安全、优质护理提供者的能力和价值,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方面,始终存在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建议在收集资料时兼顾其可行性和信度,通过临床实践,制定出适合儿科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参考文献:

[1] 吴佩芳. 儿童护理学中的沟通方法与办法[J]. 母婴世界,2021(12):149.

[2] 徐淑芹,张慧文. 高职护理专业儿童护理课程思政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6):38-39.

[3] 李雪梅. 心理护理在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8):84-85.

[4] 林洁婷. 精细化综合护理方案对重症肺炎儿童护理效果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163-164.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